【大紀元7月11日訊】美國立國之後,在定都華盛頓DC之前,曾經數遷其都。先是從費城遷到紐約,不到2年後,又遷回費城,10年後,再遷至現在的首都華盛頓特區。美國首都所以在最初的時期頻繁的遷移,並不是紐約和費城不具備做首都的規模和條件,而是利益相爭和妥協的結果。
1783年,北美殖民地從英國人手中贏得獨立之後,首都因國會與軍隊之爭從費城遷至紐約。可是南方和北方議員仍然爭執不下,都想把首都設在本方境內,以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當時的美國因為獨立戰爭欠下的巨額債務,引發極大的爭執,使國家一度處於分裂的邊緣。
人們知道,戰爭實際上打的是兩個條件,一個是「人」,一個是「錢」。沒有人,就沒有軍隊;沒有錢,簡直是寸步難行。招募軍人要花錢,給軍人發軍餉要花錢,購買武器彈藥要花錢,軍需物質要花錢,糧食要花錢,運輸也要花錢。。。如果人少,還可以花錢設法招募軍人。相反,如果沒有錢,那仗是打不下去的。所以,從根本上講,戰爭實際打的是錢。美國獨立戰爭整整打了八年,消耗的錢財無疑是一筆巨款。錢從哪裏來呢?差不多都是借的。從國外借,從富裕的商人手裡借,從大莊園主手裡借。當時的外債是1200萬美元,內債估計有4400萬美元。給大家一組數字就知道當時的5600萬美元債務是個甚麼概念了。當時美國國務院全年的預算,也只有8000美元。也就是說,這筆債務夠7000個國務院運轉一年。
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可問題是新成立的聯邦政府沒錢。當時的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提出了一個發行新債券來取代舊債券、再用債券抵稅的辦法來逐步償還債務。這一方案受到北方各州的支持,卻受到南方的強烈反對。後來漢密爾頓無奈之下,找到當時代表南方利益的國務卿傑弗遜談判,他告訴傑弗遜,如果聯邦政府不能承擔債務,北方各州將退出聯邦,國家即將分裂。
問題嚴重了,誰也不願看到剛剛成立的國家就此分裂。於是,南北雙方達成了一項妥協方案,南方同意了漢密爾頓償還債務的提議,由聯邦政府接管債務;北方則同意將首都從紐約遷往南方。
當時的美國總統華盛頓本人在南北雙方發生爭執的時候,總是儘量保持中立。美國的每個州都具有聯邦政府不可侵犯的權力,所以把首都定在任何一個州,都有不便利的情況,聯邦政府很多事還要聽州政府的話,而州的人民也會存在不知道聽州政府還是聯邦政府的政策的尷尬局面。國會最後達成妥協,由總統華盛頓選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作為首都地址,並授權總統華盛頓選擇一塊100平方英里土地作為首都的永久性用地,土地從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劃出。後來弗州收回原來的土地,形成了今天華盛頓市區不太方正的基本佈局。
新都華盛頓的建設整整花費了十年時間。在新都建成之前,1790年首都又從紐約遷至費城。費城也因為這短暫的十年首都史,而擁有了多達數十個的「美國第一」:第一家醫院,第一家醫學院,第一家藝術院校,第一家銀行,第一家郵局,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一家造幣廠,第一份日報,第一艘蒸氣輪船等等。
在這十年間,簽署了多項法律:
1790年生效的印第安交流法規定內布拉斯加州的大平原地區為印第安人的土地
1790年,暫時住所法將費城做為聯邦政府的暫時首都
1791年,銀行法頒發許可證給北美銀行,成立了近代第一傢俬營商業銀行
1792年,鑄幣法規定了美國硬幣的鑄幣標準
1794年,海軍法創立了美國海軍
1795年,移民法讓居住期滿5年的移民取得公民資格
1800年,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把美國首都從費城遷到華盛頓。費城摘下了戴在頭上10年的首都桂冠。但她的光環並沒有因此退去,因為立國之前和立國之初的貢獻,她成了瞻仰美國歷史的活的博物館。
下期預告(細數費城工業技術篇 費城與薯片)(//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