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讓我有種逛進巴黎巷弄的錯覺。
街角隨處可見的露天咖啡座、白色大理石文藝復興式建築、眾多表演及藝術展覽場所,再加上連地下鐵(el Subte)都神似巴黎的地鐵系統,除了沒有像塞納河這樣一條貫穿城市的河流之外,布宜諾斯艾利斯被稱為「南美洲的巴黎」不是沒有原因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讓我覺得像「慢板」的巴黎,隨性悠閒的散漫風格,就像是琴譜上演奏到「Lento」(義大利文的慢板)的指示時,你的步調要開始慢下來,你的心境逐漸沉澱,但別忘了要帶點輕快悠閒的感覺,若你的腳步能抓到這個感覺,就表示你已經漸漸掌握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律動。
帶有歐洲氣質的城市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誕生自十六世紀中開始,西班牙殖民者選定在布拉達河(Río de la Plata)的出海口附近建造城市,這個擁有涼爽宜人氣候的地區便已經被命名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只是當時其名稱結合宗教意涵成為冗長的「聖母瑪莉的美好氣息之城」(Ciudad de Nuestra Señora Santa María del Buen Ayre)。正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年四季都保持著適中的溫度,全年平均氣溫攝氏十八度,冬天極少低於攝氏零度,夏天也不會酷熱到讓人受不了,就連雨量也十分平均。
由於氣候宜人,再加上靠近河口的運輸便利性,逐漸讓這個城市成為南美洲的重要港口。於是這條西文原意為「白銀」的布拉達河,雖然在南美洲的名氣總小於亞瑪遜河,但它與亞瑪遜河到底何者是世界上最寬的河流,這項排名爭奪之戰也一直僵持不下。布拉達河造就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港口城市性格,外界與當地人都稱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人為「港口人」(Porteño),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奠定了南美洲自由貿易港口的基石,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人自稱「港口人」應該也帶著些許自傲的感覺,畢竟布宜諾斯艾利斯在南美眾多城市的發展中,成功建立了帶有歐洲優雅文化氣質的模範城市。
南美洲的巴黎
隨著一八六○年阿根廷開放大量移民之後,許多義大利人、西班牙人、東歐國家的人紛紛湧入這塊南美新大陸,也將濃厚的歐洲氣息帶來此地,讓阿根廷成為南美諸國中歐裔白種人最多的國家。對南美其他國家的人來說,阿根廷人(尤其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帶有不同於南美其他國民的自豪感,但血液裡同時也具備南美人的熱情與樂天性格,再加上許多阿根廷人都來自義大利或西班牙後裔,南歐人那份陽光般的開朗氣息依舊留存在他們的骨子裡,也造就了阿根廷成為擁有30%歐陸骨架、70%南美精神的一個特殊國度。
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被稱為「南美洲的巴黎」,主要原因是來自歐洲的移民帶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再加上受到法國二十世紀初「美好年代」的影響,城市與建築便呈現出歐式風格,尤其以巴黎風格影響最深。不過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風行的不是法式料理,而是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水準的義大利料理,在阿根廷你可以找到非常棒的披薩及義大利麵食,絕對不輸義大利原產地的好滋味。除了美味的義大利料理之外,還有融合各種文化所發展出來的阿根廷美食,其中更包括來自彭巴草原(La Pampa)的牛仔料理——阿根廷烤肉。那為何布宜諾斯艾利斯不被稱為「南美的佛羅倫斯」或是「南美的義大利」?答案就在街頭巷尾林立的咖啡館與露天咖啡座裡。
--摘自 華成圖書《日安,阿根廷》@
<--ads-->(//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