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被運動綁架的青春

長平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知青回城作為改革開放三十年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已經出現在不少媒體的系列報導中,我看見其中一些變味的歷史記錄。

傳統的歷史書裡,總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動。知青史本來不是這樣開頭的,因為它藉助文學的形式,以傷痕為內容,以控訴為目的。這類文學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像北島等人就不承認「傷痕文學」,認為那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政治宣傳。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這些文學還是有意義的,至少它記錄了一些小人物被捲進荒誕運動之後的悲慘命運。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這種記錄突然改變了方向。歷史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那時候知青一代正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當年的控訴者中不少人變成了成功人士。他們回眸歷史時,覺得與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繪得淒淒慘慘,還不如打扮得壯懷激烈。於是一股「青春無悔」的熱潮席捲全國,「傷痕文學」中的苦難記憶被成功人士的溫情懷舊取代,他們通過展覽、影視、回訪等方式緬懷自己的動人青春,甚至一些餐館也因為打扮成當年的模樣而生意火爆。

我並不是要批評這些成功人士的記憶。任何歷史都是敘述者的建構,每個人在不同的處境中「話說當年」都會有不同的內容和色彩。遺憾的是,那些失敗者往往沒有發言的機會,我不知道他們是否也「青春無悔」。歷史有時給人一種錯覺,彷彿當年「上山下鄉」的那1600萬知青,個個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導演、企業老總、政府官員,事實肯定不是這樣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混淆個人記憶和社會反思、審美立場和制度規範。在個人記憶中,任何人的青春,無論何種處境中,都可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都可以變成記憶中或藝術上審美的題材,這是無可指責的,甚至是值得讚賞的。但是從社會發展上看,那無論如何都是一場荒唐的運動。具體地說,「上山下鄉」是當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來應付「文革」中破壞生產、「紅衛兵」組織鬥爭導致社會混亂及大量失業的危機。這些被稱為「知識青年」的人們,其實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們的學業被中斷,去到陌生的農村,為農業生產出力,跟農村為了安置他們付出的努力比起來,當是得不償失。而他們從農民那裏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後也沒有用場,被認為是損失掉的光陰。

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們回城之後的拚搏奮鬥,為了「奪回」這些損失掉的光陰,他們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個國家都處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亢奮狀態中,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至今。他們作為社會中流砥柱的這二十多年來,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奇蹟時代。但是這些並不能歸功於他們在「文革」及「上山下鄉」運動中的經歷,別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證明,如果沒有那些經歷,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顯然會更好。

那一場運動的開始,很多年輕人懷著「滿腔革命熱情」主動去到農村,但是更多的人,則是被政策強迫驅趕。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人的整個青春年代都被綁架了的時候,他就難以避免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就是對綁架者產生感情和依賴。所以並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時候,一些阻礙正好來自當年的「知識青年」。他們以為徹底反思「文革」就會否定自己的青春歲月,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完)

作者長平,資深媒體工作者、時評人。(路透中文網)(//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南都週刊副總編被撤職 員工簽名抗議
南都週刊員工簽名挽留被免職的副主編
《維權網》就當局奧運前加大言論打壓的聲明
長平:從父母避難看救災的遺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