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二十六日專電)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今天指出,台海兩岸改善關係並朝向親近的趨勢,是台灣人民透過一次次選舉所傳達出來的民意,美國沒有理由不能接受。但他也強調,台灣不應被孤立於國際、也可作出貢獻,因此美國應該與北京討論,找出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方法。
包道格甫就任華府重要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計劃主任,他今天發表文章對未來美國新政府的亞洲政策提出建言。這場研討會並由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主持。
包道格在文章中針對台灣部分指出,經歷過去十年來的紛擾衝突,今年台灣的選舉結果提供新的舞台讓台海兩岸降低緊張,美國一向敦促兩岸這樣做,北京也表示感謝,但此刻美國不能以為可功成身退,畢竟依據台灣關係法以及道義上,美對台灣安全仍有承諾。
他認為,台灣安全的首要議題是政治層面,應該找出可以讓兩岸雙贏又不犧牲台灣自治與民主的政策,美國與台灣的防衛合作以及軍售決定,更應思考會如何影響上述目標,美國應支持台灣適當合理與大陸和解,也應該信任台灣內部的體制可以監督政府這方面的作為。
在今天研討會中,曾任國務院發言人的重量級學者容安瀾詢問,在台灣新政府與中國親近和解的趨勢下,美國可以扮演何種角色,提供協助?
包道格說,陳水扁政府時代,美國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協助台灣,也邀請台灣在全球反恐同盟,美國新政府應繼續這些關係,馬英九政府也應掌握這些已建立的合作模式。
他接著提出四個面向可以強化,首先是外交競逐,他說,台灣一些較大邦交國家,例如最近巴拉圭新政府,可能會轉向與中國建交,這將會是趨勢,但中國顯然顧及與台灣馬政府的關係,不願有太積極反應,因此美國不必太擔心這樣的趨勢。
但他說,在一些較小的國家,例如太平洋地區的島國,兩岸在這些國家競爭並沒有助益,應該休兵,美國也應公開表達這樣的立場。
第三點是台灣的國際參與,他說美國應該協助台灣加入或參與一些國際組織,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的觀察員應該沒有問題,至於其它組織,應可以視章程以及台灣可貢獻的程度,個案處理。他主張,美國的國際組織專家應該與北京討論,找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適當方法。
第四則是在東亞區域,包道格認為台灣應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他建議,台灣領導人在不堅持名稱的情況下,藉由過境外交與區域內國家的元首有所互動,北京也應展現彈性,不要阻撓,因為孤立台灣只會造成台灣更不了解國際脈動。
接著有台灣媒體詢問,當前兩岸關係改善,美國明年新政府上台後,會不會在對台軍售政策上有明顯改變?包道格說,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中國會單方面解除武力,台灣也不會放棄防衛,因此他不認為美國未來新政府在對台軍購上會有改變,他補充,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以及相關內政法令,辦理對台軍購作業,這方面可改變的空間很小。
又有媒體詢問,華府最近傳出美國擔心兩岸和解發展太快,如果台海兩岸的蜜月期延續到明年一月美國新政府上台,美國那時對兩岸關係會怎樣看待?
包道格回答,美國在對中國的關係上,並未將台灣當成戰略上的資產,美國反而希望台灣不要成為戰略上的負擔,因此美國應不至於認為兩岸太親近會是威脅。
他強調,當台灣人民透過一次次的選舉,包括立委以及領導人大選,用選票表達出來的民意是要改善兩岸關係,他不認為美國會有困難接受這樣的台灣民意。
卜睿哲也補充,他之前參加美國代表團出席馬英九總統就職典禮,攜帶了民主黨總統預定提名人歐巴馬參議員恭賀馬英九的信函,信中表達支持馬英九致力於兩岸的作為,這樣的立場未來應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