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尖是「平溪三尖」中,我最早爬的一座。當時初生之犢不畏虎,還從石筍尖北稜懸崖攀下,走出一條很難忘的冒險路線。當年在石筍尖上,面對著遼闊綿延的群山峻嶺,還心生豪情,萌生「台北郊山百岳」的構想。當時曾暗暗許願,希望五年內,能爬完台北近郊100座山峰。
不過許願歸許願,後來並沒有很認真的爬山,而是鍾情於古道。四、五年來,走過一百條以上的古道。直到今年初,我才開始認真地回頭爬山,總算不負石筍尖上的許諾,在五年之內,終於爬超過100座山峰。
石筍尖,故名思義,因山形長得像尖尖的竹筍,很具特色,所以被列為「平溪三尖」之一。石筍尖有二個登山口,一在菁桐的二坑口,一在菁桐的石山,兩個登山口距離菁桐火車站都不遠。以菁桐車站為出發點,從石山上山,由二坑口下山,再繞回菁桐車站,剛好可繞一圈完美的O形路線。
出菁桐車站左轉,沿著鐵軌旁的菁桐街前行500公尺,即可看見石筍尖的指標。左轉叉路,越過平溪線鐵道,便遠遠可望見山形獨特的石筍尖。循著車道前進,沿途有幾戶農家,犬雞聲相聞。約5分鐘,抵達登山步道口。由此起登,距離石筍尖約1.3公里。
登山步道已鋪上花崗岩,沿溪畔而行,平緩好走,水聲淙淙相伴。接連經兩座古樸的小廟,一為有應公廟,一為土地公廟,記得第一次來時,竟只看見一座廟而已,而且還把有應公廟誤認是土地公廟。這條沿著溪畔的登山步道是昔日的汐止與菁桐坑之間往來的古道之一。土地公廟旁有叉路,可通往汐平公路,再接古道至盤石嶺。這條古道被稱為「石底古道」。
續前行,進入桂竹林,周遭林木繁盛,溪谷潮溼的環境,還可看見台灣山蘇生長於樹頭,綠意盎然。前行約15分鐘,抵達一處圓形空地叉路口,直行往三坑山,左往石筍尖,石階路轉為陡上,上行15分鐘,步道終點,前有矗聳的巨岩,須攀爬而上。
戴手套,踏著岩階,接繩索而上。攀上巨岩高處後,山路循稜而行,變為平緩的林間小徑,約六、七分鐘,右側有一小徑,可爬向附近的小丘,樹林開闊處,是觀看石筍尖的絕佳位置。石筍尖一柱擎天,栩栩如生。返回主步道,續前行,繞過大石壁,隨即與二坑登山步道上來的山徑會合。接著山徑陡上,踏著樹根攀爬岩壁直上,便登上了石筍尖。
石筍尖,海拔520公尺,山頂有一塊天然石椅,俗稱「皇帝椅」,因此石筍尖又稱「皇帝椅山 」。山頂狹小,為一巨大裸岩,僅容數人站立。登頂眺望,360度的環繞視野,可一一唱名周遭群山,亦可俯瞰菁桐、平溪地區的基隆河谷及聚落。睽違四年半,我又重登石筍尖。憶想當年在石筍尖上的許諾,登頂時特別有感觸。
這次不敢再嚐試石筍尖北稜懸崖路線,而是返至叉路口,往二坑口下山。這條山路一路陡下,須拉著繩索,穿梭樹林陡坡下行,約15分鐘,才接上花崗岩石階路。途中經過一片幽雅的柳杉林。約15分鐘,抵達二坑登山口。再沿著車道向下行,約0.5公里,返回菁桐車站。
菁桐,是我鍾愛的景點,這些年已來過多次,深刻感受到小鎮的蛻變。第一次造訪菁桐,是在六年前,當時平溪線因納莉颱風造成的風災,停駛半年,菁桐小鎮寂寥冷清。石底煤礦遺址殘破荒蕪不堪;車站旁的鐵路員工宿舍尚未變成今日的菁桐礦業生活館。
隨後幾年間,每次來菁桐,都感受到她的變化。菁桐逐漸擺脫昔日的蕭條,老街變得更為熱鬧。這次來,發現選洗煤場前的空地,已鋪設地磚,變成咖啡廣場。廣場旁搭起水泥鐵皮觀景平台,另外豎立了一座大型的卡通熊雕塑。新的造景與菁桐車站、石底礦場的懷舊氣氛頗不相融。
儘管如此,走在菁桐老街,漫步於石底煤礦礦場,仍有一股濃郁的思古幽情縈迴腦海。菁桐,我曾深深祝福過這個小鎮,希望她能長久保有這份礦業風華,在發展觀光的同時,莫讓這可貴的歷史人文遺產輕易地流失。
旅記日期:2007.07.25
【路程時間記錄】
菁桐車站—8分鐘—鐵道叉路口—5分鐘—登山口—30分鐘—花崗岩步道終點— 20分鐘—石筍尖—30分鐘—二坑口登山口—10分鐘—菁桐車站
——本文轉載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www.tonyhuang.idv.tw/@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