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笙:殺人部部長周濟又在惺惺作態

廖祖笙

人氣 4

【大紀元6月16日訊】汶川地震導致一個個學校的學生成片死於豆腐渣工程,殺人部部長周濟又在惺惺作態。6月15日的《新京報》報稱:「教育部部長周濟日前表示,在設計上要提高學校的抗震標準,學校建築抗震標準應高於民用建築最高標準,要把學校建成最堅固最安全的地方。」

綿竹市的有些鄉鎮震後白練橫空,痛失孩子的父母們拿著用手一捏就化為粉末的水泥塊,怒道:「看看,這就是給我們孩子修的學校!」有幅白練如此寫道:「孩子不是死於天災,而是死於危樓!」其實白練也可以這樣寫的:「孩子不是死於天災,而是死於中國教育部!」

中國教育部早該易名為中國殺人部!這個部在周濟英明神武的領導下,一直以來就在以各種形式明火執杖殘害學生,而且殺人不用償命。中國共產黨或許朝中無人,矮子裡面挑高個,這麼多年把殺人部部長周濟當作活寶貝。如此,就是有再多的學生慘死校園,何足為怪?

那些在地震到來之時幾秒鐘時間就化作了廢墟的學校,別說遭遇的是8.0級地震,就是在日常的風吹雨打中,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即便到一些農民搭建的豬欄裡,用重錘敲下水泥塊,那水泥塊也不至於用手一捏就化為粉末。那倒塌的學校還是學校嗎?連豬欄都不如!

中國教育部這麼多年來默許縱容各地的學校高收費、亂收費,聽任教育單位百般搜刮民脂民膏,搜刮了民脂民膏,不但不提供優質教育服務,還讓黎民百姓的孩子命若懸絲,在危樓之內接受一體化「教育」!這樣的教育部,手上已經沾染著太多的血腥,與殺人部何異?

而今,成千上萬的學生慘死在化作了廢墟的危樓之內,殺人部部長周濟再來惺惺作態,放出馬後炮說「在設計上要提高學校的抗震標準」,「要把學校建成最堅固最安全的地方」,不覺得太晚了一些嗎?你周濟早幹什麼去了?難道又如網上所說,找女大學生們陪舞去了?

別說「要把學校建成最堅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要把學校建成堅固、安全得宛若經得起炮彈轟炸的碉堡,那指向的也是未然。而在已然期間,周濟嚴重失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被嚴懲!我在家破人亡之前,曾連篇累牘「炮轟」過周濟,他是什麼嘴臉我清楚得很。

這個殺人部部長一貫是惺惺作態,一貫是等問題暴露了之後,再來故作姿態,再來如夢初醒似的放上幾句馬後炮。學校死人的事經常發生,我孩子遇害那年,就有多個學生命喪校園。2006年7月4日我寫下《更該對教育部進行徹查》,時隔11天,我孩子也被殺害在校內。

周濟擔任教育部部長以來,中國的教育高收費、亂收費現象愈演愈烈,儘管教育部不斷受到各界的口誅筆伐,但教育系統的銅臭氣息還是越來越濃。周濟不時抱怨國家「教育投入不足」,只恨他領導的教育系統不能躺在鈔票堆上睡覺,他有多少心思是真放在了教育之上?

中國的孩子在應試教育中,本已活得十分累乏,教育部唯恐學生們不會早日夭折,經常弄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花樣,比如「教育部決定今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在大中小學中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見2005年7月14日《新京報》),制度病了,教育部癲了,要給孩子打針吃藥,搞什麼「反腐要從娃娃抓起」,這就是周濟主管之下的所謂「教育」!中國的教育史上,有哪篇課文教人腐敗過?找女生陪舞廉潔麼?

而周濟竊取部長之職後,「花樣部」就搞出了這般新花樣。「記得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說過:『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教育部門推出這種空耗學子時間的『試點』,說得嚴重點,是準備『謀財害命』!」(見廖祖笙《教育部門準備「謀財害命」》)殺人部部長周濟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教育?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教育史上,有哪個朝代是像他這樣胡搞教育的?

早在《「祥林嫂」廖祖笙年三十向總理哀號》一文裡,我便憤而建議:「那個該死的大腹便便、中空無物的教育部部長周濟,不能再容留他繼續誆騙人民、禍害中國,應該趁早送他進班房,最好叫他帶著那身臃腫的臭皮囊快快下地獄!」溫家寶總理是否採納了這一建議?

今天是父親節,溫家寶總理和腸肥腦滿的周濟同樣是人之父親,面對數量如此之眾的失去了唯一孩子的父親,溫家寶總理作何感想呢?那個殺人部部長周濟又作何感想呢?2006年5月10日我寫下《教育部部長何時向國人道歉、謝罪》,今天我再問你周濟何時向國人謝罪?

在這個異常慘痛的父親節,你周濟本該做的,應該是向汶川那許多悲痛欲絕的父親懺悔、下跪!你怎麼還有臉又跑到媒體上去惺惺作態,放那樣的馬後炮?你沒被問責,竟然還能惺惺作態?中國共產黨讓你這樣一個殺人部部長干到現在,到底是朝中無人,還是別有所圖?

2008-06-15(廖夢君同學慘烈遇害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黃岐中學死不瞑目第701天!)@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廖祖笙:2008年5月31日由「個案」看今日中國
廖祖笙:獨裁者必須向孩子們懺悔並贖罪
廖祖笙:同時掩埋的是全中國人民的苦難
廖祖笙:屠夫們沒有洗去滿手的血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