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荒下 第三世界積極投入農政

人氣 41
標籤:

【大紀元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自由貿易的比較利益理論盛行有年,窮國捨棄農政,富國致力生產糧食,然而在全球糧荒下,比較利益反讓窮國饑荒問題更加嚴重。當糧食安全與國家安全畫上等號後,糧食輸出國紛紛啟動出口關稅,限制出口,全球糧荒有愈演愈烈之勢。窮國的長久之計,與其倚賴國際援助,不如自立自強。非洲的馬拉威在大飢荒後,積極投入農業改革,如今已成糧食援助國,成為國際援助機構的注目焦點,也成為第三世界的糧食進口窮國爭相效仿的對象。

當比較利益碰上糧食飆漲

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認為,窮國的農業生產不具比較利益,應該發展製造業、旅遊業或服務業,反而會賺更多的外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1980年代以來,世銀(World Bank)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極力宣揚比較利益的理論,認為由富裕國家生產糧食,糧價才會低廉,而貧窮國家生產糧食不具競爭力,無須浪費微薄的預算補貼農業。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資料,援助窮國農業發展的資金由1984年的80億美元,降到2004年的34億美元,援助窮國資金的農業用途比重也由17%降到3%。

20幾年來,比較利益的理論都正確無誤,直到近幾年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需求大增,加上原油飆漲,生質燃油興起,造成糧價飆漲,這個理論反助長窮國的饑荒問題。

直到近期,世銀才發現過這個錯謬。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更直指世銀長期忽略了非洲的農人。文中提到,1996至2006年間,世銀對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援助中只有9%用於農業,而農業卻是大部份人賴以活口的行業。幾十年來,窮國農業上的投資少的可憐,國內的米、麥等糧食的產出本來就不足,糧價飆漲後,貧窮的問題反而激化。也因此,窮國開始思考政府補貼發展當地農業,包括補貼窮困消費者、改良當地糧食品種、肥料與種子補貼等政策。

糧食危機也讓援助國重新思考,尤其世銀與IMF等機構均認為增加窮國的農業援助很有前途。世銀總裁羅伯特(Robert Zoellick)在聯合國高峰會議上便表示,提升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生產力是世銀在糧食危機中降低飢餓的優先手段。

越來越多的世銀經濟學家堅信,窮國發展健全的農業是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亞洲國家也是在健全的農業基礎上,才發展了蓬勃的製造業。一份世銀經濟學家新的研究發現,在解決貧窮的效果上,增加農業部門的投入是任何其他部門的2倍。

與其伸手要錢 不如自立自強

非洲國家在1980年代被世銀要求縮減財政支出,許多國家直接砍掉農業預算,造成水利設施停擺、農業人才培育受挫、農機破損失修,莫三比克、迦納兩國受害尤甚。

非洲政府實施農產品市場自由化時,出現民間部門不能及時遞補的問題。衣索匹亞在1990年讓穀物市場自由化,政府獨佔15年的農政事業退出,但民間部門由於缺乏資金,未能提供農民足夠的肥料與種子,也無足夠的儲糧設備。

對窮國來說,與其伸手要錢被拒絕,不如自立自強,發展農業。海地政府在糧價飆漲引發暴動後,宣佈無償補貼米農肥料,希望提振當地的稻米產量。薩爾瓦多與衣索匹亞的政府也無償提供農人雜配種子,希望提振玉米產量。整個非洲地區農業政策已出現重大改變,各國政府至少投入10%的預算於農業。

馬拉威戰勝飢餓的示範

2005年馬拉威大飢荒,5百萬人口靠國際援助度日,馬拉威政府才在農業政策上改弦易轍。透過6千萬美元補貼政策,加上良好天候的配合,玉米產量在補貼後的前兩年顯著提高了,甚至將過剩的玉米出口,並贊助聯合國糧食援助計畫。

馬拉威的轉型成功,增強了世銀援助窮國農業的信心,也讓非洲的鄰國爭相效仿。

對許多國家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環。哥斯大黎加在四月發豪語,要在2010年成為一個糧食自給自足國家,並展開對貧窮農夫的補助。

墨西哥總統五月也迅速宣佈農業改革,停徵肥料進口稅,以補貼農民,同時也成立緊急基金,讓5.3萬英畝的農地水利現代化。

保護主義興起 不利全球糧荒

儘管經濟學家高度讚賞窮國政府的農政補貼措施,但也有人擔心糧食危機不減反增。尤其印度與越南,為確保國內的供應無虞,禁止稻米出口,讓全球的糧荒問題雪上加霜。此外,部分國家實施進口關稅保護國內農民,也讓消費者付出高價購糧的代價。

彼得森國際研究機構(Peterson Institute)認為,各國因糧食安全問題,實施出口限制,將使比較利益無法有效運作,與自由貿易精神背道而馳,糧荒問題反而更趨嚴重。

消失的海地「阿蒂博尼」米倉

海地由於擁有米倉之稱的阿蒂博尼(Artibonite)河谷,過去幾十年都是稻米自給自足的國家。1980年代中期,阿蒂博尼的稻米產量超過10萬公噸,足以供應國內大部份的需求。

近幾年來,海地在美國與世銀的壓力下,一再刪減進口稻米的關稅。海地政府於是將先前補貼農民的預算,用來鼓勵內衣製造業的出口,導致海地政府農業預算往往不及糧食產值的3%。美國的「邁阿密米」,便逐漸取代本地阿蒂博尼的稻米。進口替代,加上土地改革,阿蒂博尼地區的農地幾乎消失。2003年阿蒂博尼地區稻米年產不及8萬噸,今日的海地也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均稻米進口國,去年的稻米進口量達40萬噸。

台灣培育了一種稻米品種,非常適合海地氣候與土壤,最多可增加稻米產量4倍。台灣將這項計畫移交給海地的阿蒂博尼河谷發展組織(OVDA),但該組織卻因缺乏經費,無法將這種品種大量分送農民。

海地農民認為,政府若補助農民購買昂貴的肥料,稻米的產量可望增加1倍;國際社會如果援助5億美元,數千英畝的阿蒂博尼稻田將重新開墾,10年內海地也可稻米自給自足了。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快樂週末】五十年一轉,又要鬧糧荒?
粒粒皆辛苦 學童下田體會
英國大米漲價  全球糧荒之禍
世銀追加12億元解糧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