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這樣談 大特務也會笑

馬政府已經向「統一談判」前進一步

林保華

標籤:

【大紀元6月11日訊】台灣海基會與中國海協會即將在六月十一日復談。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破冰」。雖然「冰凍三尺,十年之寒」;然而,台灣的代表團還是應該如履薄冰,戒慎恐懼。馬、蕭兩位先生都說過,融冰不能太快,否則會形成洪水,可是執政黨對改善兩岸關係的期望,如同吳伯雄主席那樣自我「感覺」良好。洪水到來前夕,台灣只有綠卡而還沒有挪亞方舟。

這次的會談比以往的層次高了一層。本來海基會就是台灣政府白手套,這次有多名政府官員參與會談,位階高至陸委會副主委。然而政府正式捲入,萬一有何不妥,退場不易。為何官員要參與?難道海基會對談判還沒有準備好?還是政府不放心?馬英九總統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這次官員參與,就朝「統一談判」前進了一步。而馬總統今年的六四感言,顯然也比過去的馬先生,在堅持台灣主體價值方面倒退,加深人們危機感。

五月十三日的自由時報報導國安會諮詢委員詹滿容的研究報告,主張對中國經貿政策調整應善用WTO遊戲規則,不須因急於與北京對談而另類處理。這是兩會恢復談判台灣所應採取的立場。然從馬總統熱心於「中華台北」來看,台灣的主權地位將進一步降低,如果成真,十分令人痛心。

台灣與中國談判,要避免以前國共談判那樣全軍覆沒,還必須了解對手的策略。被毛澤東稱為「是共產黨的大特務」的李克農,成功執行策反張學良的工作,是五○年代初朝鮮停戰談判中方代表團的幕後指揮「黨委書記」,也是後來中國一些重要國際談判的重要操盤手。他總結談判的鬥爭方法和策略有七點,其中第一條先講大道理,宣佈立場方針,「使得我們在政治上處於壓倒敵人的優勢,這是戰鬥前的砲兵攻擊。」第二條是具體討論中短兵相接,了解敵人的意圖,摸清敵人的底。第三是充分利用敵人的矛盾,抓住敵人的弱點。就這三點,台灣已經位居下風。

馬英九過早暴露底線和意圖,一定要在七月四日實現包機直航與觀光客來台,因此胡錦濤本來答應美國的「一中各表」現在被收回了。馬政府為了否定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工作成就,把已經基本談好的貨運包機也「犧牲」了,顯現國民黨只有黨而無國家。而台灣內部不但藍綠矛盾,還有政府與國民黨及立法院黨團的矛盾,太多可被利用。

末代港督彭定康在《東方與西方》一書中,也總結中英談判中中方的策略。其實九○年代的兩會談判,台灣也有自己的經驗,問題是新政府上任,來不及磨合就匆匆上陣,即使不是烏合之眾,也來不及吸收前任的經驗。這樣的政府,世上少見!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天崩地裂,天災人禍,天人感應
林保華:和解休兵必須「休統」
林保華:馬英九向中方釋放甚麼「善意」
林保華:紅旗漫捲  二珠戲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