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7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紐約時報6日報導〕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幅員遼闊且人口密集,內部運河與港口交錯,這些地理特徵使得當地的風災損害擴大,傳遞救援物資更是難上加難。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原本人煙稀少,一九○○年代才有改變,到二十世紀初,當地就搖身變為「亞洲米倉」。
許多位於三角洲的村莊,都只能仰賴小船或直升機才能抵達。該地區大多數地方原本就是沼澤地,在英國殖民時期才被轉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種植區。儘管土地是少見的肥沃,但通行卻是難如登天。
救難人員說,傳遞糧食、淨水與其他物資到這些範圍極廣的村莊,需要當地民眾的響應。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亞洲發言人瑞斯里說:「我們擔心的是,許多農村人口都與外界失去聯繫。在某些村莊,九成的房舍都被摧毀或嚴重受損。」
澳洲雪梨麥克奎爾大學的緬甸問題專家特奈爾指出,在納吉斯氣旋來襲前,堤防就已潰堤,灌溉系統失靈,甚至橋樑有時也無法通行,伊洛瓦底地區的基礎建設「就已退回到原初狀態。」
特奈爾估計,三角洲總人口在一千五百萬至二千萬之間。但他說:「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有多少人死亡。這個國家自一九三七年起就沒有做過全面人口普查。」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