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華裔第二代社經地位大提升

人氣 8
標籤: , ,

【大紀元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恩婕報導)根據一項紐約市立大學與哈佛大學對移民的成年子女所作的研究結果顯示,移民第二代正快速進入主流社會,教育程度與收入水準都超越其父母,在許多案例中甚至勝過當地出生的美國人。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相較於同年紀的美國白人,俄國猶太裔與華人第二代,畢業於高中及大學的比率較高,收入也比較多。另一高學歷高收入的族群是土生土長的黑人及波多黎各人。

研究的5個主要族群是:多明尼加裔、華裔、俄國猶太裔、南美洲裔(包含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祕魯)及西印度群島裔(說英語的加勒比海移民,包括貝里斯與蓋亞那)。同時也調查了美國本地出生的白人、黑人與紐約地區的波多黎各人,作為比較基礎。

在所有的移民族群中,女生在學校的表現普遍比男生好,雖然男生出社會後賺得較多。移民第二代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的英語十分流利;跟父母比起來,在職業上較不會被排斥;跟當地出生的美國人相比,與父母同住的時間較久;他們已在美國生根,與故鄉的連結較父母為少。

各族群的家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多明尼加與南美裔傾向早婚,華人是最晚結婚生子的。加勒比海裔單親的比率最高,但由於家族擁有強大的支持力量,祖父母多會幫忙扶養孫子,單親的問題並不大。他們傾向有較高的住宅自有率,在學校及勞動市場的表現良好,但種族歧視率較高,特別是在警察手中。

另一方面,多明尼加裔的學業表現差及貧窮問題,對加勒比海非裔移民的種族歧視,都會阻礙其第二代向社會上層移動。

研究人員說,在所有族群中,俄國猶太裔的成功比較容易解釋。他們原就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因為其難民身份,得以自政府的計劃與猶太組織中獲得援助。

然而,華人的學業成就與收入較難解釋。因為華裔的父母通常地位較低,但他們擁有凝聚力很強的社區網,各階層都有高度的社會關係網。華人報紙、教會以及媒體扮演了不同階層社會關係網的聯繫媒介。中國的父母較不可能離婚,他們也鼓勵孩子在完成學業後再結婚。

對多明尼加裔來說,父母到美國時很少有會說英語的,許多人住在貧民地區,上最差的學校。許多第二代多明尼加裔是黑人,他們必須面對種族歧視。儘管如此,研究發現,多明尼加裔子女較其父母接受更好的教育。

研究始於1998年,以電話訪問、面談與後續追蹤方式進行。調查對像為在美國出生的,或是在12歲之前來到的移民子女。研究結果將刊登在本月出版的「城市傳承:移民子女時代的來臨」(Inheriting the City: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Come of Age)一書中。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Hugo: 歐洲經濟共同體與申根公約vs.美國境內的共同市場與自由移民法
移民渴望講一口流利英文
H1B申請規則的最新調整解讀
移民署:四川民眾來台 可延後一個月出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