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九日專電)波斯灣產油國家因國際油價飆漲而累積了鉅額的外匯存底,由於中東國家貨幣兌美元的匯率固定,美元走跌使得這些國家進口貨品價格上漲,中東國家的媒體及金融市場預期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會考慮調整沙幣兌美元的匯率。
「華爾街日報」今天引述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者克利斯汀.佛布斯指出,波斯灣國家鉅額的收支盈餘及外匯存底讓美國在匯率問題上只對中國施壓說不過去。
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的匯率自一九八六年以來就緊釘美元,固定在三點七五沙幣兌一美元。事實上,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及卡達–長久以來都採取這樣的固定匯率,不過,科威特自去年起開起採取較彈性的匯率模式。
報導指出,波斯灣國家其實有足夠的理由來調整其緊釘美元的貨幣政策。由於貨幣的弱勢,中東國家進口貨品價格高漲導致通貨膨脹問題嚴重。沙烏地阿拉伯的通貨膨脹率幾乎達到百分之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到百分之十五,科威特也在百分之九。
上週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對國會的一項報告中也提到中東地區通貨膨脹壓力的問題。他指出,通膨的壓力引發許多關於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的會員國應否調整匯率的討論。
在中東地區有不少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賓等國的外籍勞工,由於當地貨幣的弱勢,不但他們的生活開銷大增,也令他們匯回家鄉的錢的數額縮水。不少外籍勞工因而上街頭抗議。
報導指出,如果中東國家的貨幣不再緊釘美元,有助於他們自己的中央銀行運用利率及其他工具來控制通貨膨脹並刺激成長。固定的匯率猶如將金融政策交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手中。不過,中東國家的央行也可能在運作上仍難有效執行許多央行所發揮的功能。
也有經濟學者認為,中東國家未必適於仿傚中國的做法放寬匯率規定。中東國家鉅額的外匯來源多靠石油的外銷,而油價是以美元計價,提高其貨幣兌美元的匯率,對於全球油價未必會有影響,也不會改變這些國家持續獲得鉅額貿易順差的情況。
此外,如果美元兌中東貨幣的匯率下滑,這些國家在美國股市的鉅額投資所得也會大幅縮水。中東國家未必願意其國家財富減少。
報導指出,中東國家計劃在二零一零年以前成立單一的波斯灣貨幣聯盟。為了實現金融的統合,波斯灣國家必須維持貨幣的穩定。
中東地區的金融專家指出,貨幣政策不只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沙烏地阿拉伯的貨幣緊釘美元也反映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中東提供美國油源,美國提供其安全保障。沙幣緊釘美元還有政治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