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房市 引導資金回流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台灣新政府上台,面臨挑戰之一就是「外弛內張」的房地產業,學者們認為,紛亂的市場訊息、不公平的補貼制度及接近混亂的國土規劃政策,都對人民最重要的居住權利產生重大的不公平;但建築業者則認為,取消遺產稅及降低贈與稅將有助引導資金回流台灣,增加台灣資金及經濟活絡,有助整體經濟及不動產市場的增值與活絡。

房地產這一個區塊含蓋三個層面,一是市場、二是品質、三是權利。

在市場部分,扁政府時代,大量的補貼政策,帶動房市從谷底走向多頭,在三低時代(房價、利率、稅率 ),購屋能力放大,建商推案容易,但是如今市場已經改變,建商推案量大,根據營建署的統計,去年第四季全台房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數(棟數 )是四七三○六棟,跟前一季四五九一七棟相比,明顯增加,跟前年第四季的四五九七八棟相比,增加二點八九%,不過比較建物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數(棟數 ),顯示餘屋量正在增加,前年第四季的移轉棟數是一一四七八○棟,去年第四季是九七一八二棟,大幅減少十五點三三%。

數字顯示,推案量增加,但購買量卻減少,日前已經學者發出可能泡沫化的危機,新政府要面對的就是房屋市場潛在的泡沫危機。

馬政府即將要接受到消費者面臨高房價、高利率及高稅率的新三高問題,但一般民眾的薪水卻沒有創新高,則建商背後的金融問題將緊跟而來。

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就認為,引進新的資金,比較可能可以解決台灣高房價及房產資金動能不足的問題,如果政府可以取消遺產稅、降低贈與稅,從稅制改革來調整資金來源,則停留在海外的台資、或是放寬陸資等,都可能進入台灣,改善台灣資金動能不足的問題。台灣人也比較放心地購買比較好品質、高價的房子留給子孫。

其次是品質問題。台灣房地產長期以來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品質不良,包括建築品質及居住品質,就如政大教授張金鶚所說的「富裕中的貧窮」;而近期以來,這些問題只有惡化並沒有改善,但緊隨而來的則是房市反彈之後,房價快速攀升、南北鄉城差距更為嚴重。

房價攀升並不代表品質提升,違章建築跟百萬豪宅共存、居住環境因為公共設施不良而惡化,甚至國土規劃沒有對產業分布、人口結構等做合理搭配,形成居住品質低劣,資源過度集中北部,房市是北熱南冷等,都是不合理的狀況。

王光祥建議政府,從政策面來引導台灣都市設計走向大街廓,尤其是都市更新部分,以容積來引導;並在公共建設部分加入美學概念,讓城市的居住品質往上提升。

第三個是權利的問題。居住權與所有權長期以來混淆不清,張金鶚認為,居住應是一項基本權利,而所有權是努力的結果,所以政府該要介入的是居住權的維護,是建立市場機制,而不是介入市場機制的運作;過去的補貼政策都是補貼所有權,如國宅低價促銷、或是購屋低利率補貼等,這些都不是公平有效的補貼政策,但如果政府是補助租屋,讓弱勢及年輕人等有比較好的居住品質,才是公平的補貼政策,讓年輕人可以有機會成為加值型的人士,而非提早購屋成為屋奴。

權利的另個問題是資訊不透明,台灣房屋資訊長期以來處於混沌不明的情況,在資訊不透明及不對稱的情況下,開發商及消費者都是屬於危險的投資,如何讓資訊透明化,是新政府很重要的挑戰,以減少盲目投資及購買不適合的產品。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秦鵬觀察】A股大瘋牛 將持續多久?
中國水泥行業現歷史性巨虧 產量創13年新低
分析:刺激政策難持久 中國經濟需結構性改革
【財經非常道】美國降息 為何全球都鬆口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