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駕牛篷車的人
文:唐納德‧荷
圖:芭芭拉‧庫妮
翻譯:彭尊聖
出版:巨河文化有限公司
「牛蓬車」到底是什麼?這個名詞對現代的小孩一定非常陌生,不過,細心的作者刻意將牛篷車和駕牛篷車的人,就畫在書本的封面上,讓小讀者可以立即了解:喔!原來牛篷車就是這個模樣。當然,父母在陪伴孩子閱讀之前,還可以指著封面順便問問孩子:牛車和牛篷車有什麼不同?讓孩子思考在車上搭起篷子的用途何在。
這是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圖畫書,畫圖的芭芭拉‧庫妮以她一貫溫柔細緻的繪畫技巧,為書中營造一股優雅又溫馨的氛圍,看到封面精巧的繪圖,就會立即被深深吸引。而故事所陳述的早期英格蘭單純寧靜的農村生活記事,更是讓人充滿嚮往和懷念;不禁要回想起2、30年代古早的台灣農村社會,雖然物質極度缺乏,民生普遍清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單純的人際關係、樸實的生活方式,卻是今日再也無法尋覓的啊!
故事是以一個農莊的男主人開始說起。在這年的10月,主人把牛套上牛篷車,把家人幾個月來所種植的農產品、自製的物品一一搬上車:從農莊綿羊身上剪下的羊毛一袋、用羊毛紡成毛線再織成的披肩一件、手套五雙、自製的蠟燭、亞麻布、印地安掃帚、馬鈴薯、蘋果、蜂蜜、楓糖……裝了滿滿一牛車的物品之後,男主人告別家人,開始為期10天的旅程。越過山丘,穿過山谷,沿著溪畔,經過田野和村莊,終於抵達樸資茅斯市場。接著,他賣了一袋羊毛、披肩、手套、蠟燭、掃帚、馬鈴薯、蘋果、蜂蜜、楓糖……
然後,他賣了裝楓糖的木盒、裝蘋果的木桶、裝馬鈴薯的袋子,再賣了牛篷車、賣了牛、賣了牛軛和韁繩,帶著滿口袋的錢,買了一個鐵鍋、為女兒買了一根繡花針、為兒子買了一把摺疊式的巴羅小刀,可以用來削樺樹枝做掃把,再為全家人買了兩磅鹿蹄草薄荷糖,然後慢慢的沿著來時路打道回府。回到家之後,一家人圍坐在壁爐旁,女兒拿起繡花針開始在亞麻布上繡花、兒子拿起小刀開始削木條、太太用新鐵鍋做晚餐。吃完晚餐,每個人都吃了一顆鹿蹄草薄荷糖。
故事隨後又敘述,男主人開始忙著為穀倉的小牛縫新的韁繩、刨新牛軛,製作新篷車。整個冬天,太太都在織亞麻布、女兒都在繡亞麻布、兒子都在削樺樹枝做印地安掃帚;整個冬天,大家都在做蠟燭。3月到了,他們又忙著萃取楓樹汁液,製作楓糖。4月,他們忙著剪羊毛、紡成毛線。5月,蘋果樹開滿了花,他們要釀蜜、種馬鈴薯、白蘿蔔、包心菜……忙到10月之後,又再次將家人幾個月來所種植的農產品,所製成的物品搬上新的牛篷車,載運到城裡去販賣,再買回家人需要的物品,返家準備過冬……持續周而復始、單純快樂的農村生活。
故事雖然簡短,文字敘述也不多,卻很重點的將早期農家,一年四季的生活步調描述得非常清楚。隨著季節變換,各從事著不同的農務,看似閒散,卻是一種有條不紊的運作過程。書中更是一再呈現人與大自然,一種既協調又融合的互動模式。想想,我們生活中的各項作息,不就是如此這般順著自然時序做更迭──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哪些事由哪些人負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何事都應該這樣井然有序的持續運作著。
最後,我還要提醒大家多多注意孩子的閱讀習慣;有些孩子一拿到書就急著翻開內頁閱讀,想要趕快了解故事內容,可是,當你回頭問他書名、作者等等資料時,他卻雙手一攤,毫無印象。書的封面通常會顯示三個重要的訊息:書名、作者和與故事主題有關的圖畫,如果父母功力足夠的話,拿起書本的封面就可以和孩子做一番深刻的討論。比如,請孩子從書名猜測故事的大概內容、作者的重要經歷、是否還有其他知名的著作、封面圖畫又提供了哪些和故事有關的重要說明等。
另外,以這本《駕牛篷車的人》為例,因為圖畫十分精細,更可以帶領孩子仔細欣賞各個畫面的意境,或是設計成問題來詢問孩子。有一個問題我很喜歡用來提問:猜一猜,男主人將所有的東西都賣了之後,他會怎樣攜帶他所買的鐵鍋、繡花針、小刀和糖果等物呢?答案就在圖畫裡──他把小東西都放進鐵鍋裡,再拿根竹竿撐起鐵鍋扛在肩上,就這樣既瀟灑又輕便的走回家,很有趣吧!◇(//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