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來也:「國難當頭」拷問「官方慈善」尷尬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5月17日訊】當四川地震發生後,被網民稱為「寶寶」的溫家寶總理一馬當先深入災區前線之際,很多青年志願者都已奔赴災區,他們甚至比我們現代化的軍隊的進發速度慢不了多少,而且他們是自帶乾糧,自帶工具,自擔風險。而留在「後方」的全國各地的同胞,則在尋覓著如何幫災區人民做點甚麼,如何表達他們的心意的機會。但是,面對「官方慈善機構」他們又犯了愁:他們都看過太多的腐敗,也看過太多遲鈍的官場,對官式慈善機構的不透明、對官僚機構過於龐大,對他們的善款無法一一核實,而流露著不信任。

因此,更多的網民選擇了與之朝夕相處中逐步建立的信任的網絡(站)來表達他們的願望、表達他們的愛心。正是如此,一些官方慈善機構也在尋求與網絡合作,而著名的「網易」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當網易日前發出聲明,聲稱從5月14日開始,中止與國內某官方著名慈善機構合作的消息傳出,這場「官方慈善機構」的尷尬,就已達到了明朗化了。

平時,我們的慈善工作開展得並不是那麼順利的。一些單位的慈善,往往是以單位攤派居多。但是,當四川地震這樣的大災難面前,人們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心,「捐出我們的熱血,獻出我們的力量」是他們的口號;」有錢出錢,無錢獻血「,成了全國人民發自心底的呼聲。

在這之間,有「單位」的,自然是由官方慈善統一籌措。要捐,就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因此,難免出現一些令「官方慈善」尷尬的鏡頭:有的說,我們不要捐錢,我們要捐,就捐食品、捐衣物吧!有的說,要捐就直接送到災區,直接把錢交到災民手裡。有的,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無奈地說:捐就捐吧!

但是,捐是捐了,他們最關心的是前線的災民到底會不會收到;到底會收到幾成;善款將用到何處。。。所有這些他們心裏都沒底。有的,就只好抱著揪心的「盡心」之想——反正我是盡心了!正是如此,更多的網民選擇了網絡、選擇了朝夕與共、朝夕交流所形成的、極端信任的網站。

而網站募捐,每次發起,都是被動而起。他們本來就是「兩頭為難」。在我們的以官方為主導的社會裏,彷彿慈善本應是官方的事似的。一個網站、一個企業,要發起募捐,要成就一個慈善之舉,都需要受到那麼多官方的審批和那麼多來自官方的質疑。因此,在大多數時候,這些網站往往選擇了拒絕。

但是,當此「國難當頭」之時,他們再也無法逃避。形勢已經擺在這裡——有很大一部份人,要麼就直接捐給網站,要麼就不捐!即使是在這種無奈的選擇之下,我們看到每個被迫發起募捐的網站,他們的一分一毫都會載之網頁:有的,他們把每筆善款,都按網友的網名和善款一一對應刊出;有的,則乾脆是把善款帳戶的存折,直接拷到網頁上,供網民核對、監督。。。「國難」才不到五天,一些網站日募善款少則十幾二十萬,多則百萬、數百萬之巨。這些善款,看起來與官方的成建制、成單位的所謂「募捐」不可同日而語,但你只要想到這些都是由一個個網民自發捐獻而來。網民憑的都是一腔熱血,他們捐得自願,捐得放心,其含金量卻要比官方慈善要來得高得多!

網絡募捐的興起,正是「官方慈善」的尷尬。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慈善」變「救濟」的「尷尬」:作為「官方慈善」,「官方」本就是全國最大的資源支配者和巨大的財政資源的掌握者,本就只存在「政府救濟」問題,而不存在甚麼慈善不慈善問題。慈善就是愛心的體現。既然你有如此愛心,何不直接從政府資源中進行劃撥調配?既為「官方」,又怎麼要向民間募捐?既從民間募集而來,卻怎麼成了「官方慈善」呢?

「愛心」變「關懷」的尷尬:官式慈善,是一種很厚重、很可笑的「借花獻佛」。像我們這樣的既不「在」黨,也不屬政府的人,我們的愛心捐獻,怎麼又成「組織關懷」?雖然,作為慈善捐助人,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表達自己的愛心、對同類的悲憫,甚至還可以抽像到對家鄉的眷戀、對祖國的摯愛。但這個「愛心」本自民間,來自社會,卻怎麼就是這樣的善心,竟然也得打扮成「官方」的姿態,卻又還要戴上「慈善」的桂冠呢?

「角色互換」首尾不能兼顧的尷尬:官方慈善機構,顧名思義,其善款,乃人員由官方調配,善款由官方掌握。如果說「官方」就能代表著清廉、就能代表著透明、就能代表著管理的規範還好。但是,官方的衙門往往卻是「水很深」。善款一旦入官門,則奇怪的轉入巨大的行政資源當中,「慈善」與「衙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是可以「集中力量幹大事」,但是天下之大、範圍之廣,捐助者卻不知其幹了何事?救了何人?幫了哪家?再加上我邦的行政支出之巨,又是名揚世界的。衙門很大很深,而慈善太具體、很小很小。「官方」和「慈善」攪在一起,令人看到只能是很強悍、很強大的衙門,哪裏又能看出甚麼「慈善」來?

其實,「慈善」本來就只有民間,才能稱「慈善」的,這在世界上都屬通例。這就如民國時期,有官職就得稱官職,無官職方可稱「先生」一樣,一清二白,涇渭分明。

慈善是一種愛心,而官方則是一種責任。說得直點,我們納稅人平時納稅,就是為了使在危難之時得到你們救助的。因此,怎麼可以把「責任」和「愛心」攪在一起,而統稱為「愛心」呢?生活化一點,你怎麼可以既生孩子、還給孩子餵奶,你又要你的孩子管你叫爹呢?

國難當頭之時,我們拷問:

——何時「慈善」才能重回民間?何時「慈善」才能成為真正的「慈善」?我們的官方,何時能擺脫這種少有的尷尬?@

20080516「國難日」第五天晚草(//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川大地震災情慘重 香港各界踴躍捐助
糖城市長選舉 黃安祥將進入第二輪對決
多倫多華裔同聲同氣募捐獻愛心
美國六四協會辦「爭取民主 捐款救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