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0日訊】今日(3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來自湖北九連墩戰國墓的111件(套)精選文物,從禮、樂、兵、文、生5個方面再現了「楚大夫的一生」。其中展品有目前楚國貴族墓中最大的銅鼎、全國首次發現的木質漆鑒、全國最早的一件梳妝盒等。據稱,那件最早「便攜式」梳妝盒主人竟是男性。
據信息時報報導,湖北九連墩1、2號戰國墓是一組戰國末年楚國大夫級貴族墓。1號墓以出土組合較為完整的青銅禮器為主,2號墓出土了大量的木質漆禮器組合,這兩座墓都有大型的車馬坑作陪葬。111件(套)文物,從禮、樂、兵、文、 生5個方面再現楚大夫高雅的貴族氣質、浪漫的藝術情懷、驍勇的英雄氣概。
展品中有一件「便攜式」梳妝盒,出土於九連墩1號墓出土。據說是中國最早的。該梳妝盒功能齊全,由兩塊木板雕鑿鉸結而成,盒面以篾青鑲成外框,篾黃嵌出幾何紋圖案。盒內相應部位鑿空,分置著銅鏡、木梳、刮刀、脂粉盒和小木梳。這個梳裝盒像現代女士的梳妝盒一樣可以合蓋,體積也比現在的大不了多少「便攜」。同時,盒子的上下各裝一可伸縮的支撐,以便使用時承鏡。
這只精緻的梳妝盒,主人竟是男性。據省博工作人員介紹,「古時的美男子也很注意修飾外表,他們用刮刀修鬢角、刮鬍子,用胭脂修飾膚色,古人還會用『明眸皓齒』形容男子。」
另一件近一米高的鼎十分吸引「眼球」。這件鑊鼎通高93.8厘米,口徑達81.2厘米、重121.74公斤,是目前楚墓發掘出來最大的鼎。鼎的外部均勻地環繞著一圈圈彫刻的花紋,花紋以方形、圓形交錯而成,雖然很多部份已經被磨損得「若有似無」,但還是可以看出它的雕功非常細緻。
鑊鼎是古代貴族在祭祀、宴飲等重大禮儀活動中煮牲肉的烹食器。據瞭解,這只鑊鼎出土時,鼎內還殘有牛骨。該墓墓主是戰國末年楚國大夫級貴族,所以這件鑊鼎也是「重量級」的。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漆器是楚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器物,它富有想像力的造型與圖案反映了楚人的審美觀念與藝術品位。」這次展出光是漆木製的盛具,就有四五種不同的造型。
漆木方鑒通俗的說就是大盆,造型大體為長方形,顏色交融著紅、紫、黃,十分絢麗。據瞭解,古代在沒有普遍使用銅鏡以前,常在鑒內盛水用來照容貌。早期的鑒是陶質的,春秋時期開始鑄造銅鑒,九連墩2號墓裡出土的這種木質漆鑒是首次見到。
龍鳳蛇紋漆圓盒則是用來盛食物的,它在出土時裡面竟殘留一些果核。整個盒子由蓋、身、足三部份組成,分別用整木挖旋、彫刻、粘接後髹漆彩繪而成。圓盒的表面有浮雕龍、鳳、蛇紋,其中器蓋雕有八條交錯糾結的龍,器身至器足則雕有競相纏繞的八龍、八鳳、八蛇,生機盎然。(//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