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報導)中國中小學9年教育本來是義務教育,但近年來的各種額外費用卻讓本來的義務教育變了「味道」。
擇校費、補課費、教輔費、轉學費、贊助費等花樣翻新的「亂收費」近年來大行其道。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田淑蘭在今年4月初召開的全國糾風工作會議上表示:「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任務比以往更嚴重」。
例如,湖南省省有些地方的學校早在幾年前亂收費項目就高達33項之多。為此,本台記者電話湖南省重點中田家炳試驗中學的唐主任。唐主任表示:「我們沒有碰到這個現象,這種現象肯定有,但我是沒有碰到。」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吉林省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56件,處分教師78人,清退違規收費近60萬元。義務教育亂收費的費用之高已經使許許多多的學生家長怨聲載道。
那麼,政府年年發「通知」,歲歲施「禁令」,義務教育亂收費問題怎麼仍屢禁不止?對此,在深圳從事中學教育問題研究的劉偉老師以擇校費問題為例分析說:中國的教育問題不只是個教育問題—
劉老師:「每年一到中考的時候和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很多家長想盡辦法把小孩送到好學校去。好學校又比較少,想到好學校的家長往往都是一些有權勢的家長。沒有權勢的話學校是不會理他的。而往往這些家長都能夠管到學校,學校惹不起。時間長了以後,久而久之,本來是一個潛規則的事兒慢慢變成了大家都認可的一個規則了。乾脆要到我們學校來就多收點錢,這是一個折中方案,既不得罪這些權勢人物,又滿足了他們的小孩想上學的要求,學校還因此能創收。但是,從義務教育的角度講,這是不公平的。還有一種情況是,他也沒有多少權勢,但是又想上學,但願意多交錢,這樣學校也認可,而且這樣的小孩成績往往比較好。」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文海曾撰文表示,目前中國孩子就學「既貴且難」,擇校問題首當其衝。那問題有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深圳的劉老師表示很難—
劉老師:「因為那些有錢的人物、決策人的小孩都能很輕易地送到重點中學去,能很輕易地佔用公共資源,他就沒有改革的動力。我們教育局那些管學校的人的小孩都能很輕易地進入到這些學校裡面去,他何必改革呢?所以,我就覺得這種結構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怪胎,不是教育界內部的事兒,而是牽涉到整個政治體制。」
中國官方的許多報導引述相關專家的話說,解決中國中小學義務教育中亂收費問題一是要在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均衡教育資源,將教育發展視為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的重要之指標,二是要建立新的教育評價體系,改變舊的升學率指標和各類統考指標,側重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保證教師待遇均衡,消除學校間教師的收入差距。(//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