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中國國家發改委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中國大陸縣域經濟經過多年發展得到不斷壯大,但報告中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出縣域經濟發展尚存不少問題,平均每縣赤字約人民幣一億元,東西差距拉大。
「農民日報」報導,這份報告說,中國大陸平均每個縣的赤字約一億元,全國赤字縣佔全國縣域的比重達四分之三,縣級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縣鄉政府的債務風險仍未得到根本性控制。
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分佈特徵與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一致,東西部發展差距繼續拉大。地方財政收入預算收入超過五億元的縣共有二百零四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為一百四十四、二十八、二十六和六個。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六千元以上的縣共有一百一十八個,而江蘇、浙江、山東三省佔其中百分之六十七。
報告指出,當前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層次仍然偏低,經濟發展基本要素供應不足。縣域經濟的第一產業(農業)比重約百分之二十五,而二零零七年全國GDP中第一產業的比重則為百分之十一點七。這表明縣域經濟整體上仍然沒有擺脫「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