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全球糧食價格飆漲,糧食短缺的情況日益嚴重,台灣中經院國際經濟研究所輔佐研究員施舜耘及顧問曾淑霞認為,除了人口成長及氣候改變等因素外,目前全球盛行將糧食作物轉為生產生質燃油,也讓糧食生產供應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間接成為全球糧食危機推波助瀾的因素之一。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1950年至2007年間,全球每人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已由一英畝減為0.5英畝,估計至2050年時,全球人口將會超過90億人,屆時全球糧食供應鏈的效能將會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究竟導致目前糧食危機的原因為何?施舜耘及曾淑霞在其「全球糧食危機面面觀」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人口成長所帶來的糧食需求增加,尤其是如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對於肉類食品需求轉強,農民為了種植更多農作物來生產更多肉類,直接就排擠掉食用糧食的供給,根據估算,13億人口的中國每人豬肉消費增加一公斤,就需要增加390萬公噸的穀物消耗,對於食用糧食的供應自然形成沉重的壓力。
其次,全球暖化、水旱災等氣候變因也讓糧食收成銳減,根據聯合國統計,隨著天災衝擊全球農業的嚴重程度加劇,預估至2100年時,全球營養不良的人口將增加4,000萬人至1.7億人,其中在未來十年內氣候因素對於非洲及亞洲等區域的貧窮國家影響最大。
另外,近幾年各國為了找尋替代能源所大力推動的生質燃油,竟也是造成全球糧食危機的因素之一,根據統計,2000年美國用來生產生質燃油的玉米僅有1,500萬公噸,但到了2007年就躍增5.6倍達到8,500萬公噸。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高漲,生質燃油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施舜耘在報告中認為,此將改變大宗物資的供應秩序,進一步牽動糧食價格同步上漲,如何調配糧食與生質燃油的比重,兼顧環保與民生問題,將考驗各國政府的智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