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6日訊】 二○○八年,糧食危機已上膛!更有甚者,糧價高漲,已直接威脅到全球政治的安定。專家呼籲,各國要拿出對付信貸危機的警覺性,來因應這一波高糧價時代的來臨。
最近,和年齡相差二十歲的大哥閒話家常,他又提起已講過幾遍「一顆雞蛋」的故事。「記得,我國民小學時〈五十年前〉,有一次,期待已久的遠足,終於來到。前一日,母親拿了幾分錢,叫我走路去數百公尺外的雜貨店買一顆雞蛋,回家途中,喜孜孜地拿著這顆蛋,經過電信局〈現在的「中華電信」〉,停下來看有人在發電報,我隨著滴滴答答的聲音,模仿他們打字的動作,不慎把蛋給掉到地上。」
「母親知悉後,面無表情。隔天,我的便當,除了幾條蘿蔔乾絲和泛黃的糙米飯之外,其他什麼也沒有。晚上,我聽到有人上門來要債。母親為了要給我一個遠足的禮物,不知如何擠出那幾分錢。」
我聽得津津有味,一方面是兒時生活的影像,重新浮現;另一方面,了解當時還在接受美援的台灣鄉村,生活之困苦;還有,五十多年前「發電報」這個產業,經一波接一波的通訊革命,早已銷聲匿跡,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藉著電腦與網路,和全球親朋好友即時對談、甚至還可以同時看到對方的影像與表情。
在一旁的國中、國小的姪孫們,卻覺得索然無味。「草莓族」的一代,對戰後嬰兒潮這一輩的故事與警告,什麼吃蕃薯、拔野菜、摸蛤啊……一概聽不懂,也沒有什麼興趣。現在,教育的機會來到了,二○○八年,糧食危機已上膛,大家還是省著點吃好!
小麥、稻米漲勢未歇
去年,全球主要糧食大漲,小麥價格上揚七七%、稻米價格上漲一六%。今年,上漲的速度更是飛快,一月至今,米價漲幅,已達一四一%;小麥更可以在一天之內,上漲二五%。而且,漲勢未歇!
糧食價格高漲,貧窮人家總是最先受害。貧窮國家的「中產階級」,可以將醫療支出擺一邊、暫時減少吃肉,三餐或許還可以填飽肚子;全球一些「每天只賺二塊錢美元」的人,可能就要犧牲小孩的教育、少吃點蔬菜,如此才可以維持有米飯吃;至於「每天收入只有一塊美元」的人,不要說吃肉、或蔬菜,一天只吃一餐、或兩餐,或許還可以嘗到米香的味道。
你知道全球還有不少一天的收入,只有五○美分的窮人?對他們而言,糧價高漲,真是情何以堪!全家陷入飢餓的危機。你能想像?現在還有人窮到沒有錢吃飯,把家中的牲畜、耕種的工具、甚至把屋頂的鐵皮拆掉,賣給搜購破銅爛鐵的販子,現在原物料價格飛揚,或許還可以換取一頓溫飽,可是,接下來該怎麼辦?
粗估全球收入每天只有一美元的人口,大約有十億人。如果糧食上漲二○%〈很保守的估計〉,如此貧窮階層的人,全球又要增加一億。
象牙海岸北方一個傳統市場,這家賣泰國米的小店,平日一天可以賣出一五○公斤的米,最近,只要可以賣掉一半的量,就要謝天謝地了。上門的客人,只要聽到現在的米價,掉頭就走,去找其他的替代品。這些滿心不高興、滿嘴啐啐唸的消費者,終於忍不住了,四月天,群起暴動。
暴動頻仍 都是糧食惹禍
奇怪的是,糧食所引起的暴動,都是發生在「赤道國家」,像海地,群眾憤怒到要把總理趕下台;西非國家喀麥隆糧食暴動,造成二十四死;菲律賓把屯積糧食定罪為死刑。糧價高漲已帶來政治的不安,象牙海岸政府更是宣布,順延大選日期。薩爾瓦多的窮人,所獲得的糧食,只有一年前的一半;阿富汗人現在要求得溫飽,糧食支出占掉所得的一半,相對二○○六年,才只占十分之一而已。
根據世界銀行所調查的五十八個國家中,有四十八國的政府已神經緊繃,採取行動,包括管制糧價、補貼消費者、限制出口,以及降低關稅等措施以因應高糧價時代的來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將這種現象,比喻作「沉默的海嘯」,經濟學家也呼籲││全球要以應付信貸危機的態度,來處理糧食問題,絕不可輕忽它的嚴重性,否則可能要付出嚴重的政治與社會代價。
受到全球氣候異常、新興國家中國與印度,對穀類與肉類需求大增,美、歐國家為了因應高價能源時代的來臨,大力研發替代能源,改用玉米、黃豆等農作物,生產「生質能源」,通貨膨脹壓力、美元走弱,國際糧價不斷向上攀升,短期間回檔的機率不大。
投機客在期貨市場炒作
國際市場的炒作,更是這一波糧價高漲的背後推手。過去靠天吃飯的農夫,除了要應付壞天氣、戰爭與乾旱之外,現在又多了一個敵人,那就是在期貨市場翻雲覆雨的投機客!投資客把糧價炒高了,農人獲利也沒增加、商家更是倒楣,幾乎所有食物,連一條麵包都不得不漲價,嚇跑了不少客人。而且連牲畜也遭殃,由於飼料太過昂貴,農場主人乾脆把牲畜給放生、或減少飼養的數量。
為此,「美國的期貨商品貿易委員會」近日還舉行聽證會,希望能找出食品市場原凶,近兩年來,指數型基金、投資客與大豆、玉米、小麥的生質能源需求,都是嫌疑犯。
其實上,農作物的產量如小麥,是有增無減,從二○○六年的一八億口〈期貨的單位bushel〉,成長到二○.六億口,今年還會增加六三八○萬公頃的種植面積。在貪得無厭的投資基金炒作下,市場無法恢復傳統的調節機制,二年前一口才二.六美元的玉米期貨合約價,本〈四〉月稍早,已上漲到六美元的創新紀錄。
基金經理人在自由市場的庇蔭下,將農作物價格「玩」得淋漓盡致。二○○六年初期,基金占農作物期貨市場的比率,已將近二五%;基金的投資金額,從兩年前的二三○億美元,增加到最近的五五○億美元。基金所投資在主要農作物如玉米、小麥和大豆等期貨與期指市場的總金額,也從八五○億美元,增加到二二二二億美元。而且,熱錢還一直在注入。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