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望子成龍的迷思

張慧美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流傳久遠的兒童啟蒙教本《三字經》中提到「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每個父母的心裡總想望子成龍,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子登科光宗耀祖。平心而論,在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社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然而這種將成人社會競爭的壓力轉嫁給孩子的想法,無形中對兒童學習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實在是不容忽視。

因應多元的社會型態,教育改革開始強調學生的多元學習,許多父母窄化多元的定義,認為學習許多不同的才藝便是培養多元發展的孩子,於是在正常的學校教育時間外,還送孩子去參加美語班、音樂班、美術班、電腦班……很多孩子在學習剛開始時,覺得挺「新鮮」的,但是隨著時間一久,開始出現學習停滯的現象,陷入瓶頸的挫折和無奈與日俱增,有的便吵鬧不願再學習,此時父母通常有兩種的處置方式,一是不顧孩子的想法,強迫他繼續學習,一是順著孩子,然後換一種新才藝再重新開始,這樣莽撞選擇、草率結束的學習過程,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才藝教育給孩子的,應該是藉由學習方式,培養探索的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領略多元之美。可是我們見到的是,當家長嚷著要培養孩子興趣,實際上可能是花錢扼殺孩子的興趣,卻還渾然不覺(鄭婉妮,民90)。原本這種希望孩子及早培養第二專長的想法也無可厚非,只是多數父母在選擇才藝項目時,一味的追隨潮流,忽略子女的興趣,也不管孩子的能力是否可及,便將孩子交給才藝班,認為接下來父母的責任便是按月支付補習費,學習是孩子必須獨立承擔的責任。

父母希望子女幸福是人之常情,但是由於對真正幸福的涵義不甚了解,以為為他規劃好前行之路,就會帶來幸福,當孩子在前行的路途中有了挫折,父母又不能陪他面對,共同突破困境,反而以強迫的手段造成孩子的壓力,阻礙了他未來可能的發展;甚至在挫折發生時便選擇放棄,這樣嬌生慣養、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因為挫折容忍力低,當遭遇逆境時,往往引發適應不良,甚至造成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任其成長」,或一味的「助其成長」,而應是「導其成長」,孩子需要父母引導他度過每一個階段,提供他心智成長所需要的環境和機會。溫室中的花朵固然美麗,但它終生只能生長在溫室之中,一旦離開溫室,曝曬在烈陽下或遭遇風雨襲擊,便很快枯萎凋零。挫折雖然會引發人的焦慮與不適,但是父母應指導孩子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鼓勵他多方面的嘗試、探索,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性向、興趣、經驗、天賦和成長速度都不同,必須根據他的需要來教導、照顧與啟發,而不是支配和控制。孩子在父母的關心與引導中,學會接納與包容,面對挫折失敗時,不再視其為威脅,會更有安全感,去接受挑戰與磨練。

(轉載自南投縣親職教育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父母的心願。許多的父母冀望子女能擁有如龍似鳳般的一生,為了其生辰、名字、就學、謀職、結婚、生子可謂費盡心思。就拿為子女命名來說,如何取個超凡脫俗的名字,以求其將來能出類拔萃甚至光耀門楣,煞費思量的父母更是不在少數。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這是露絲‧索卡普(Ruth Soukup)和她的丈夫查克‧索卡普(Chuck Soukup)和他們的孩子們從小就一起玩的遊戲。它被稱為「高潮,低谷,有趣的事」(High, Low and Interesting)。這個簡單的想法非常有效,它可以讓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
  • 為何小孩曾經那麼乖巧可愛,長成青少年卻完全變個人?愛唱反調、愛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話就暴怒!完全不知該怎麼相處?
  • 許多學生都盼望著放暑假,因為這是他們可以逃離學校、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 有些學生害怕必須參加的暑期課程,還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見到同學而感到孤單。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