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依旋、秦飛綜合編譯)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童年時的心理健康與成年後的職業選擇及工作壓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一研究結果也再度提醒家長兒童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心理問題將影響其未來的社會競爭力
這項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的研究,是針對八千多名於1958年出生的男女所做的一個完整的健康記錄。
主導研究的巴茲與倫敦醫學&牙醫學院(Barts and the Londo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的博士史蒂芬.斯坦茨菲爾德(Stephen Stansfeld)表示:「童年時的壓抑、焦慮、過度悲傷及恐懼等心理因素,不僅會影響到未來的職業選擇,更可能導致將來面對工作時的抗壓性降低,進而使他們更加的焦慮及沮喪。」
史蒂芬強調:「兒時的焦慮和壓抑會影響自信心,也容易缺乏對成功的渴望,因此會導致他們選擇一些地位較低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也是安全性較低的工作。」
這些不利的工作環境,又可能成為中年時期焦慮的危險因子,而導致中年時期更嚴重的壓抑和焦慮。因此,這些人在未來罹患焦慮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倍。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指出:一般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可分為「內向性行為」及「外向性行為」。
「內向性行為」的孩童通常較沉默寡言,除了會抑鬱自己的情緒外,也易有自卑、害羞、冷漠、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現象。
而「外向性行為」則容易有暴躁、攻擊、反抗、甚至破壞的傾向。
兒童教育的重要
史蒂芬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我們更加瞭解孩童時期的壓抑及焦慮對生活長遠的影響。他說:「我們應投注更多的心力來幫助他們接受教育培訓,並為他們提供建議。」
教育專家也表示:孩童時期是訓練正確價值觀的最佳時機。在此一階段,培養孩子樂觀、和善、積極,及勇於面對挫折的人生觀非常重要。
香港心理治療團體學會會長余德淳說:「我們應加強訓練孩子的逆境智能。所謂逆境智能是指人在遇到不愉快或困難時的面對能力。能力高者會靈活變通、鎮定面對。這種能力是可以透過長期訓練而提高。」
「孩子也會通過觀察父母面對事情的態度而獲得經驗,漸漸形成一種處事的模式,即所謂情緒路徑。隨著成長,這種模式會被固定及強化,所以兒童時期成長的基礎與個人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兒童時的心理健康不僅會影響職業的發展,更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感到挫折與困難。因此家長須格外注意孩童的心理及情緒發展,從小即養成孩子正確的處事態度,才真正對兒童有所助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