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零垃圾 溫哥華垃圾自動收取逾半回收

人氣 3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各國垃圾怎麼倒系列報導(四)(中央社記者禾楓雲溫哥華特稿)溫哥華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清潔程度自不在話下;近年更積極朝垃圾減量方向努力,加強資源回收及再生處理;垃圾收取自動化漸成趨勢,以減少垃圾工人的職業傷害和升高的人力成本,提升垃圾收取效率和作業衛生。

大溫哥華地區人口達二百一十一萬,當地民宅和商家每年產生的垃圾和可回收廢棄物高達三百公噸,經濟或環境上付出的成本不斷升高。負責統合整個大溫哥華地區二十二個城鎮水電、交通及垃圾等公共系統的溫哥華都會局早在一九九五年即已通過固態垃圾管理計畫,成功地把平均每人丟棄至掩埋場的垃圾量減少至一九九零年時的一半。

不過,過去十餘年,大溫哥華地區人口快速增長,垃圾總量跟著明顯增長,溫哥華都會局因此在二零零六年五月訂出「零垃圾挑戰」計畫。

溫哥華華裔市議員、也是都會局理事之一的黎拔佳笑說:「要做到完全沒垃圾,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大溫地區希望在垃圾減量上再加把勁。」他指出,目前大溫地區已有五成二的垃圾可透過資源回收並再生處理。透過這項「零垃圾挑戰」,希望把這一比例提高到七成,進而減少最後仍須焚化掩埋的垃圾量。

為進一步減少垃圾量及後續回收、分類的成本,溫哥華都會局先前已禁止居民把乾淨的瓦楞紙板、報紙、辦公紙張、石膏板、汽車蓄電池等物品放進一般垃圾中,違者市府得拒收。

今年元月起,都會局再把這項禁止丟入一般垃圾的可回收物品或對環境有害物品名單擴大,例如:修剪下來的枝葉雜草、各類玻璃、塑膠容器和鋁製食物容器、飲料容器、藥品、電子廢棄物(如個人電腦、電視、印表機)、油漆、溶劑、可燃性液體、汽油、殺蟲劑、機油罐、輪胎等。

黎拔佳指出,前述物品不得放進一般垃圾內,一是大溫各個市府或業界已提供回收服務;再者它具有危險性,對垃圾收取人員或環境構成威脅。這些東西應放在資源回收箱或枝葉雜草袋中,或送到特定回收點處理。

另一方面,溫哥華市從二零零五年起便推行垃圾收取作業自動化,到零七年已推行到全市。由於成效良好,大溫地區另一城市已經跟進,其他城市議會近來也紛紛討論採行這套系統的可行性。

溫市的垃圾收取自動化作業,是先由市府把統一訂製的垃圾筒分派給住戶,市府垃圾車每週會有固定的一天前來收取垃圾;民眾在當天把這種底部有輪的垃圾筒推放到屋外路邊,垃圾車抵達後,以機械臂抓舉起垃圾筒,即可把垃圾傾倒至車後容箱內。

由於每家的垃圾量不同,溫市府也提供不同容量的垃圾筒,分別為七十五公升、一百二十公升、一百八十公升、二百四十公升到三百六十公升等五個大小的垃圾筒,民眾可依自家所需挑選;當然,年費也因此不同,它依序為六十八加元(約新台幣二千元)、八十一加元、九十七加元、一百一十四加元、一百四十八加元。

依照規定,住戶垃圾筒頂蓋必須緊閉,否則垃圾車即拒收。超量部分則須另以專用垃圾袋裝置,貼上向市府所購的標籤,放在垃圾筒旁。市府另外收取的兩項相關費用,則是資源回收處理費和修剪下來的枝葉雜草處理費。

黎拔佳指出,過去以人工收取垃圾,由於每天要處理的垃圾量大,工人每天又不斷重覆同樣的負重動作,很容易就造成職業傷害,既影響員工的健康和工程局人力調度,勞工賠償局因此得付出的理賠金和市府得負擔的保險費及自付額,也始終居高不下。

他指出,溫市府的垃圾收取自動化作業可說是「省錢、省人、省力」,不僅垃圾處理作業人力得以精簡,相關部門人員工作傷害的機率明顯降低,對於降低人事成本都有幫助。

另外,對於住戶而言,這些標準規格的有輪垃圾筒較易推拉、保持清潔,他們也不用再如以往,擔心垃圾限重規定,只要不超過筒身容量即可。大溫哥華地區雖不斷加強垃圾分類、回收、再生等作業,目前仍有近半垃圾最後須焚化或掩埋。

都會局的「零垃圾挑戰」計畫,雖訂出未來把這一比例減低至總量三成的目標,但只要現狀不變,這些無法處理的剩餘垃圾最後仍須焚化或掩埋。

英屬哥倫比亞省府已宣布多項溫室廢氣減量計畫,譬如在二零二零年之前,把省內廢氣排放量降低至現有水準的七成七;同時也要求省內電力系統在二零一六年之前,達到以清潔電力供應全省所需的目標。另一方面,大溫現有掩埋場也即將在兩、三年後飽和,無法繼續使用。這些發展也都迫使溫哥華都會局必須設法為這些無法再回收的垃圾另覓出路。

目前看來,最兩全其美的作法,就是設置「垃圾轉換能源」系統,把垃圾轉換成清潔電力,供應省內所需。至於哪一類的技術最適合,同時也符合成本效益,都會局目前仍處於討論的階段。

相關新聞
奶油刀插腦 加國男孩命大沒事
溫哥華收藏家蔣北扶2萬珍藏落戶卑大
冬奧前溫哥華改市容 500萬擴建街童盟約之家
台灣旅遊業者組團赴美加推廣觀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