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什麼是快樂?

李大衛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人人都希望快樂,沒有人願意痛苦。但快樂是什麼?人會快樂,就是覺得很如意,所以宴席、書信中的祝賀辭,總是祝福對方「萬事如意」。

但如意是什麼?當然不是指古人用來搔養的如意,而是「稱心如意」的如意。那麼,怎麼樣才能如意呢?這得從主、客兩方面來考察。主,就是主觀的內在意識狀態;客,則是指客觀的外在環境。從這個角度來解析,如意就是「主客相符」、「主觀與客觀合一」的意思。

如果客觀環境不符合我們的主觀意願,我們就會覺得不如意。所謂「事事不如意」,就是形容事事都不符合我們的意願。那麼「事事稱心如意」,那就是事事都符合我們的主觀意願。

快樂也跟當事人的「成就感」有關聯。人覺得有成就感,自然快樂;沒有成就感,當然就鬱悶。什麼是成就感呢?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理論;成就感等於「實際成就值」減去「成就期望值」。當實際成就大於成就期望,人就會有成就感的產生。

換句話說,如果人的成就期望值不是設定的很高的話,那麼就會很容易獲得成就感;相反地,如果實際成就已經很高,但成就期望值設定的更高的話,也不會有成就感的產生,因為成就感反而變成負值了。

中國哲人常說:「放下就是」,確實很有道理。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降低成就期望值」是一種「沒出息」的表現,其實不然。君不聞「無欲則剛」,還有八仙中的張果老倒騎驢,他為什麼要倒騎驢呢?就是認識到往前走其實就是向後退,愈是追求,愈是迷失,人愈活的不快樂。隨其自然,才是上乘的生活哲學。

這與佛家講的「萬法唯心」的道理,是有些相契合之處;十方世界,其實都是人的一心所變現。佛道兩家的修煉者,深知外在的客觀環境難以掌握,因此特別側重在主觀意識的自我掌控上。

頓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禪宗大師六祖慧能說:「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鼇,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最近收到朋友寄來的分享郵件,其中有張照片是非洲的飢民,趁著馬兒正在小便的時侯洗頭!誰看了都會震驚的難以置信:這是真的嗎?

好好反思一下,許多生活中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都來之不易,都已令地球上的許多人垂涎三尺,但是我們並不會以此感到滿足、如意。

完全放下自己的意念,客觀環境與主觀意願之間就沒有符合不符合的問題,那就是隨時都如意,隨時都快樂,隨時都美滿,隨時都幸福!因此在中國的神傳文化裡,禪師們的生活哲學就是:「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自在,就是心性提高後的快樂!(//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大衛:民主政治與中國文化
李大衛:世紀雪災中看中國過渡政府
李大衛:從陳冠希慾照風波談起
李大衛:蟻力神養戶震撼中國奧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