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中國浙江省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2008年第一季度鞋革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溫州製鞋企業近幾個月倒閉轉產的企業有七十多家。根據協會內部人士透露,溫州鞋企已由二零零三年的五千家,降至今年的兩千六百家。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引述協會內部人士說,造成溫州鞋企消失原因包括:本地土地和人工等成本持續上升,一些企業轉移到四川、福建甚至東南亞和俄羅斯;溫州一些鞋企將資本轉移到房地產、礦場或者股市,退出製鞋業;一些中小企業抵制風險能力較弱,乾脆選擇停工。
溫州有「中國鞋都」之稱,溫州鞋百分之六十用於出口,對反傾銷、出口退稅降低、美元貶值、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樣敏感。
溫州鞋企貿易夥伴大多來自歐盟,和廣東大部分訂單來自美國不同,今年年初以來,勞動力成本因相關法規實施突然上升,同時中國國內眾多製鞋出口企業將目光從美國轉向歐盟國家,行業競爭加劇,原本利潤微薄的溫州鞋企面臨了嚴峻的價格戰,導致一些中小企業選擇退出。
溫州鞋業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一家鞋企負責裝配,所用的鞋跟、鞋底、鞋皮鞋革、鞋機、附件都有數十家企業與之相配套,七十多家停工轉型的鞋企,將在整個產業鏈裡產生放大效應。
協會副秘書長林進友說,今年以出口為主業的鞋業出現虧損將不是個別現象,這幾年,四川、台州等省市鞋業基地崛起,台州鞋的價格比溫州鞋更低,國內產能過剩現象明顯,即使沒有國際貿易方面的衝擊,洗牌也在所難免。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溫州鞋革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很多企業出現招工難等問題。一邊是工人「軍心不穩」,一邊是企業老闆抱怨工人難招、人才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