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佳文:慈暉照古今

陳柏年

人氣 21

「母親節」的立意雖然美善,到了後來卻也如同其他節慶一般,逐漸淪為形式膚淺、暴利炒作的商品。不僅節日的莊嚴性改變,「母愛」也在時代急速的變遷中,備受質疑。

緣起:女神的誕辰

母親節最早的來源,據說是慶祝眾神之王「宙斯」的母親,「莉雅」女神的誕辰。在希臘神話中,她象徵一切神祇的起源。到了十七世紀的英國,為了表達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敬以及彰顯「重生」的意義,便將進入教會的「受洗」儀式,訂在母親節這一天。母親節的緣起,其實與神聖的祭祀息息相關。

在孩子心目中,母親不單單是哺育照顧他的人。她是一切生命的開始、所有女性形象的原型、遠古大地之母的化身。她是兒子終身戀慕與追求的女神,也是女兒此世渴望超越與達成的模範。

在大學畢業以前,我常常對母親虔心拜佛、晨昏誦經的態度輕蔑反感。對早晚上香奉茶的規定也厭惡至極。不但消極敷衍,還曾起過激烈的衝突。那個時候無理的自己,從來沒有想到日後竟會在四個姊妹中,與修行結下最深的緣。而往往要到很久以後,才明白當初這樣反覆的無知與驕矜,不知傷過多少回母親的心。

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說,母愛是比情愛更偉大的一種情感。情愛是將分離的兩者合而為一,母愛卻是將原來合一的個體分而為二。雖然對孩子懷有深深的愛,母親仍然要不斷地在心理接受與支持他的獨立與分離。如此的付出與割捨,就使得母愛在這個滔滔濁世中,更顯得聖潔無私。

推動搖籃的手能夠推動全世界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天有裂縫,恐將崩裂;幸賴女媧煉五彩石補之。天地安穩後,女媧又摶泥造人。同樣地,當一個家庭突遭意外打擊時,往往穩住與維繫全家人心的,便是堅毅的母親。

國中時父親生意失敗,又離家走入外遇。受教育不多的母親,被迫帶著我們四個尚在求學的女兒生活,一點一點地清償債務。其間的苦處實非為人所能道。歷時數十年,如今不但完全償還,還攢下了一間房子。

後來母親說,在最難熬的時候,她也曾想拋家、想放棄。然而總不忍捨下這四個孩子。因為我們是她最大的驕傲。

在動亂的歷史境遇中,母親伸出的羽翼,是張惶的人心中最後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世界仍有希望。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與革命紛起,美國一位女士即建議將母親節獻給「和平」。後來費城的安娜發起全國性的母親節活動,初時是紀念亡母的忌日(也就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結果這個節日衍生為安慰歐陸戰爭中失去兒子與先生的女性;子女們也在今天佩帶康乃馨傳達對母親的崇敬。紅色代表對生者的孺慕,白色謹致對逝者的追思。戰爭的血恨,在母愛的慈暉中黯然失色。

母愛是如此的偉大與超然,能夠跨越鴻溝,彌補傷痛。莎翁乃不由嘆道:「推動搖籃的手能夠推動全世界」。

安娜最後的願望

「母親節」的立意雖然美善,到了後來卻也如同其他節慶一般,逐漸淪為形式膚淺、暴利炒作的商品。不僅節日的莊嚴性改變,「母愛」也在時代急速的變遷中,備受質疑。虐兒的案件層出不窮、心理學家主張母愛不是天性,傳統認為育兒是女性天職的觀念,遭到重大考驗。

這種價值觀的崩解,不僅僅發生在母子關係之間。如今的我們,正位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模糊年代。性別、長幼、尊卑,乃至善惡的觀念,都在渾沌與曖昧裡爭議不休。母親節意義的淪喪,僅是冰山一角。這種無可奈何的演變,竟使得發起人安娜在臨終前痛苦表示深悔訂定節日。無疑是一大諷刺。

真正令安娜後悔的並非是母親節的訂定。她所痛心的在過度商品買賣的包裝,令單純的慈母與赤子之情變相扭曲,令人類最聖潔的情感也蒙上塵垢。

記得小時候長水痘,驚疑地嫌惡鏡中的自己。母親卻在身後說,我永遠是她漂亮的寶貝。然而我始終不相信這句話。長大後屢因不滿自己的相貌,對寬容我的母親肆意頂撞。因為我一直看不到在她眼中的自己。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所有的人都失望散盡,唯有其母忍著心碎,在原地痴痴佇望那具曾被歡呼簇擁,而今傷痕累累的軀體。如果,當有一天,人們都了解到這份不移的深情,那麼也許,安娜的願望就真正地實現了。

我們衷心地企望這一天。@*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蘭陽孝親尊師節  母親節前夕登場
老鼠娶親親子音樂劇 重新詮釋慶母親節
世界和平會與花草巫婆合辦母親節公益
完美女人──職業婦女的重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