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價格暴漲恐成政治危機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編譯報導)世界食品價格大漲已成為各國政府的頭號問題,從義大利民眾的抗議到非洲喀麥隆(Cameroon)的暴動,一場國際性的食品價格通貨膨脹已經悄然開始。貧窮或開發中國家的百姓受傷害的程度最大,而且已成為嚴重的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據美聯社報導,從厄瓜多靠自力生產稻米果腹的農民,到法國大肆享用蝸牛肉的美食者,全世界都面臨著一場絕無僅有的食品價格上揚風暴,除了氣候反常的因素之外,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化,例如高油價,低食物儲備量,以及中國與印度消費者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也是導致這場風暴的原因。

據報導,在埃及,因為麵包供應短缺發生爭奪麵包的衝突,已造成多人死亡的慘劇;而在布基那法索(Burkina Faso)與喀麥隆也因為食物而發生暴動。然而,不僅是貧窮國家處於飢餓的危機之中,連義大利人也對通心粉價格上漲發動抗議,此外因為大豆價格飆升,引發味噌(miso)漲價,對日本社會亦產生衝擊。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官員阿巴西恩表示,食物的價格似乎不可能回跌到以往的水平,現在如果你在海地,除非政府對消費者進行補助,否則只能減少消費,別無選擇,雖然這是非常殘酷的景象,但現實就是如此。

海地工人什米龍一家人的處境便是最好的寫照,因為通心麵的價格幾乎漲了一倍,他已無力購買通心麵來養他的妻子和四個小孩,他們在最近一天中唯一的一餐食物是兩罐碎玉米。

中國在一月份的食物價格上升18.2%,導致通貨膨脹率達7.15,是十一年來最高。為避免主要食物的價格上揚可能造成社會動亂,北京政府拋售儲備糧食來降低物價,不過專家認為這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因為問題的根源是供需失調,簡單說就是需求大供給少。

專家分析,造成食品價格飛漲的主要原因有三:(1)原油價格上漲,使得運輸及其他相關價格增加;(2)對肉類需求增加,許多農產品成為動物的飼料;(3)原油價格上漲,導致對生質能源(biofuel)需求增加,減少食物供給。

在過去數十年中,由於全球化的結果,各國對農業的補助計畫不斷消減,使全球的糧食儲備量創下25年來的最低。

這種情況使對全球食品價格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沒有儲備的糧食,那麼一旦發生氣候失調和欠收的情況,將重創食品價格。例如澳大利亞的乾旱與阿根廷的水災,使法國2007年的奶油價格上漲37%,使需要大量奶油烹調的蝸牛肉價格連帶調漲,而牛奶也調漲21%,迫使麵包價格高漲。

經濟專家表示,在短期上政府的補助僅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最近幾個星期中,因為食品價格已引發西非國家布基那法索的動亂,暴徒焚燒建築物,而在喀麥隆也造成至少四人死亡。

然而國家控制物價往往在其他國家會產生嚴重的效應,中國限制麵粉出口導致印尼的物價上揚,烏克蘭和俄羅斯限制小麥出口,也造其他依賴進口國家的供應緊縮與價格上漲,秘魯的軍隊因此開始食用以當地馬鈴薯製成的麵包。

「世界觀察」(Worldwatch Institute)組織的科學家何威表示,個別政府靠行政手段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大規模的增加產量是解決價格問題的長期方法。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十一月通貨膨脹加速 但失業率下滑
升息 房貸緊縮 交易恐萎縮
物價高漲 藝人教觀眾節省又兼顧生活品質
油電水價調漲壓力大  台新政府面臨棘手挑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