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2日訊】一段長達十二分鐘的錄音在網絡上瘋狂的傳播,內容是是十一年前失事的南航班機裡黑匣子最後的錄音。編輯約我寫這個題目的時候,正好我這幾天就要出差,還偏偏是坐飛機來回。老實說,我心裡一直臭罵那個上傳這玩意的傢伙。
民航總局目前還不知道黑匣子的錄音是怎麼流傳出去的,但這個其實不重要,不論多保密的措施都會有洩露的可能。這事的重點在於,把這種東西傳播出去,到底是尊重大眾的知情權呢,還是對社會的一種傷害?
有人說,這是大眾的知情權,應該讓大家知道這些情況。可我看不見得。美國那倒霉地方雖然盛產各種噁心的恐怖片,但你很難看到把案件發生時的慘狀直接放在大眾傳播的媒體上的情況出現。倒不是說人家對於大眾的知情權不尊重,而是覺得有些事情知道其前因後果就算了,事件的細節雖然也很重要,但遠沒有重要到讓大家都看到犯罪現場的慘狀的程度。蓋因血淋淋的照片即使足夠真實,可畢竟別人還要正常的生活嘛。
大眾的知情權與不影響大眾生活的信息屏蔽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何釐定這個範圍就可以看出一個社會是否足夠有理性。記得曾經有過一幅相當震撼的照片,是美國在轟炸越南的時候,被燃燒彈燒光衣服的小姑娘在路上哭叫奔跑。如果新聞裡沒有這樣具有震撼力的照片,就很難理解那場戰爭的可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很多東西,比如同樣有名的非洲大饑荒的照片。
那麼,這條界限到底在那裡?依我看,這條界限在於震撼與傳播恐懼之間。如果一個東西能夠引起我們的震撼,並且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上產生感同身受的情緒,我們就可以說它是可以不被屏蔽的信息。如果一個事件的音像資料,是即時的傳播恐懼,而且這種恐懼與接受者沒有一個安全的距離——比如這個錄音,可能是所有乘坐飛機的人的噩夢——那麼,這就是在傳播恐懼。我想,即使在言論自由的社會裡,傳播恐懼也是不適當的行為,大致應該等同於在電影院裡大叫「著火」。
但很多人如此敏感於知情權,以至於這種明顯是傳播恐懼的行為都能想到這上面去,我的解釋是可能我們這裡的知情權實在是有點稀缺,弄得好多人看到一點苗頭,都會過敏到有人傷害這種權利的地步。這個不能怪他們,至於該怪誰,可能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順便說一句,飛機這東西還是比較安全,完全不用因為這段錄音而過於害怕。根據統計,被吃飯噎死的概率比坐飛機出事故的可能還要大。不過呢,這話雖然是說給讀者朋友聽的,也是說給我自己聽的。雖然我沒聽過這個錄音,但還是很害怕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