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訊】廣袤的平原上,只長著一棵樹,樹幹粗礪堅挺,樹冠蓊鬱蒼翠——這是時常在電視熒幕上和出版雜誌上看到的一幅畫,作者姓名不祥。這畫對人的譬喻和啟迪是生動而深刻的,大大超過了它給人的美感享受。
我所居住的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社區沃特黎小學WaterLee,從三年級開始增設了一堂形象生動課程,課題是「Roots of Empathy」我把它譯為樹根與樹幹,他們把這根扎大地、沐浴陽光雨露的大樹擬人化了。
課堂上和在課堂外的壁報上,就是以上文說的那幅畫為標幟。想不到的有幸,我和老伴滿臉皺紋的老邁之相和剛剛會爬的孫子的攝影,也被張貼在這壁報欄上。
事情是這樣的,開設這堂課的女校長Ms N. Bryant通過有關渠道,了解到我們家裡有個適合他們課堂教學要求的孩子,便驅車登門到我家,要求答應配合他們的教學,時間為兩個學期,兩週一次,並要求最好有隔代人參與,我們欣然應允。
課是這樣上的:三年級學生圓圓圍坐在地毯上,剛會爬的孫子在媽媽關照下坐在中央,我們和班主任老師坐在圈外的座椅上觀摩教學。
校長拿來各式的玩具,五顏六色、各種形狀、發聲和無聲的都有,她以玩具為媒體,以肢體語言為情感——心靈感應的橋。校長是有孫子的祖母,中等身材,身段修長,白皙的面龐上散佈著稀疏而淺露的皺紋,略顯藍色的明眸在忽閃著;她穿著入時,搭配講究但免於雕飾,顯得氣質高雅,風采綽約,盡顯出作為兒童教育家特有的親和力。看她,時而跪著,時而蹲著,時而趴著,時而又把孩子抱在懷裡,在她的引逗之下,小乖乖玩得很開心,不斷發出哈哈的笑聲。
「這不就是哄著孩子不哭的玩兒嗎?」開始我這樣思忖。不,校長隨時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盡量啟發學生回憶自己幼年的許許多多模模糊糊的「曾經……」,比如,當看到孩子特別喜歡某種玩具,校長就問學生:這是為什麼?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這玩具有聲響;這玩具色彩漂亮;這玩具大小套著有吸引力。當孩子露出各種不同的表情時,校長分別問學生:這是些什麼表情?學生各自回答:高興;痛苦;難過;要媽媽抱。校長告訴學生:你們都是從這麼小,這麼稚嫩長大的,很不容易。
教學後期,校長要求每個學生向孩子大衛.存真(小孫子)提出一句話的期望。學生爭相搶答,像他們一樣的「聰明」、「漂亮」、「健壯」、「有理想,當個科學家」、「當個運動員」、「當個駕駛員,開飛機,飛上天」……。
這一課程把學校和家庭連接起來。再看看我們老倆口擺在他們面前的老態模樣,有形的展現了人生之旅。整個主題是:人之初的扎根是非常之重要的,這好比參天大樹,它之所以能夠高聳入雲,所仰仗的是那些不被人注意,被掩蓋得很深的根系。
人之初,就是這樣只會爬,呀呀學語,乳牙才露尖尖角,從這般不諳世事的幼稚模樣長大。這些都貫穿在校長的整個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向學生揭示了生命是可貴的,成長也絕非易事,因此要倍加珍愛。中心主題還是那個大寫的「人」字。
有人說,加拿大的教育是寬鬆、鬆散、自主自由型的,這我承認,但這其中的細心、細密、細緻也是非常突出的。如筆者所記錄的這次親歷,就能看出他們對人對生命的珍貴和寶愛的一斑。
註:同情之根(Roots of Empathy)是加拿大針對幼稚園至8年級學生設置的一個現場教學計劃,宗旨是培養下一代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和父母的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同情心、更懂得尊重和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減少欺負弱小者和進攻性的行為。
目標:
促進同情的發展,
開發情感認知能力,
減少脅迫、侵略和暴力的行為和提升兒童的社會行為,
增長人的成長知識和嬰兒安全知識 ,
為學生將來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和父母做準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