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跨國比較研究表明,不論是中國、日本還是美國的孩子,最不能忍受的是母親的嘮叨。面對喋喋不休的媽媽,他們先是以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倘若母親仍未停止,他們只能「揭竿而起」,頂嘴反抗了。
孩子如此,名人也不例外。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去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牧師精彩的演說確實讓他感動,因此他準備捐一筆錢。十分鐘後,他開始對演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仍未講完,他決定一文不捐。等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出於憤怒,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兩塊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而反抗的現象,被稱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常常會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當孩子不聽話,不照母親要求做事時,心煩意亂的媽媽便會反反覆覆地對孩子的某種行為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不安到不耐煩以至反感討厭。時間長了就會產生「我偏這樣做」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所以,媽媽應向那些聰明的父親學習,批評不在話多,而在於實際效果如何。對孩子的過錯,應堅持「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非要再次批評也必須換個角度、換種說法,而不要簡單地重複。這樣才會避免孩子「皮皮塌塌」,什麼都不在乎的消極表現,而孩子的厭煩或反抗的心理也會隨之減低。◇(//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