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麗麗日本東京攝影報導)2月2日下午,在東京志願者中心由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昭和之記憶」主辦了「昭和生活學習會」。日本資生堂董事池田敏秀先生就自己的昭和時代的經歷,進行了長達近二小時的演講。在演講中,場內經常發出同齡人表示贊同的熱烈回應和年輕人表示新奇的互動。
池田敏秀先生現年59歲,畢業於慶應大學大學院,在日本著名化妝品公司資生堂從事商品開發,現為資生堂執行董事,可謂戰後新一代的白領階層的精英。
據介紹︰他家是千葉縣市原市的農家主,擁有七十畝地。除了大米之外,還栽培了茄子、黃瓜、玉米、蘋果、獼猴桃、葡萄等各種蔬菜水果。除魚肉外, 食品自給率達100%。天亮前起床,上班前幹農活是每日必修課。當逢播種和收割農忙季節,亦會請公司的同事幫忙。
池田敏秀先生在演講中描述了他對昭和30年〈1955年〉7歲小學一年級時的幾位同學和老師的深刻記憶。有位叫利枝的女同學患有輕度的精神障礙──尿褲子,同班同學大家輪流當班,提醒她上廁所。還有一位叫耕造的男同學在班上最窮,上學從來沒有帶過盒飯,一直都是班主任接濟他,然而他學習很努力。池田先生回憶到有一次自己將剩下的飯送給耕造的弟弟吃,耕造感到屈辱,特別的不高興。這件事使池田先生體會到人窮志不短的深刻記憶。並表示︰貧窮不是壞事,它能促使人產生向上的動力。
當前身居要職的池田先生,還很坦陳地披露了他在年幼時做過的2勝5敗的事。故而,即使是現在,他85歲的母親常常對他說︰「你得多活,你得長壽才行」。是因為「你小時盡幹壞事,現在要是死了,肯定馬上就得下地獄。要想去天國的話,你得多活,積德行善,多延長10年來彌補你的過錯都不夠。」
對母親,池田先生很是恭敬,他向大家介紹了他母親的特技,雖然都85歲高齡了,腰都彎了直不起來,現在她的插秧速度依然是極快的,每天都在田裡幹活,燒烤飯團和赤豆飯是很拿手的。他稱他的母親是典型的昭和時代的女性,一生就是家務和農活。
演講中,池田先生記憶猶新的回憶他家安裝電視那一天全家人不同狀態的經過和心態。父親是一身正裝﹔祖父那天剃了鬍鬚蓋了新被褥睡覺﹔祖母則在說了︰「不要那個可怕的東西來家呀」的話之後,從一大早就不知去了哪裏﹔母親則高興道︰「以後幹活的時間減少了〈因為看電視〉,太好了」﹔自己和妹妹那天則從早上一直學習。池田先生介紹說︰那時村子裡,就他家率先安裝了電視,每到晚上六點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就開始來他家,到七點的時候十個榻榻米麵積的房間就擠滿了十多個人。
關於過去有線電話的安裝和使用,池田先生的介紹也是使一部份同齡聽眾獲得甚為有樂同當般的快樂。
那個時代,安裝有線電話的人家不多,而且有電話的人家,通常是自然就有了為周圍約十戶鄰居提供接聽電話的義務,而且絲毫沒有嫌麻煩的怨言。不過,池田先生小的時候還是對自己一次要去500米遠的地方傳呼人家接聽電話表示了不快。
在家庭關係中的金錢流動方向上,池田先生認為︰過去的孩子如同阿信時代,是孩子賺錢養活父母,再贍養祖父母﹔而現代則相反,是祖父母給兒輩,再給孫輩準備好錢、甚至購房置物,失去了孝道。日本的米好吃也是有口皆碑的,不過,池田先生對此看法表示了深深的感嘆︰他曾經種了一塊實驗田,對其用現代化機械的手段進行播種和收割,將收穫的稻米和自家產的稻米作了比較對照,得出的結論是機械化節省了人力,但是,收穫量和口感遠不及手工栽培。
池田先生在近二小時的演講中,將1950年代昭和時代的風貌,透過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學校同學的樣子、家庭成員的狀態、村裡村民們的民風等等,一邊展開話題,同時又收縮範圍﹔一邊留戀年幼時的淳樸,同時又坦陳無知的過錯。在場聽眾大半是年輕人,他們不時發出新奇的感觸聲音﹔少部份是長輩,他們則是同歡同樂的緬懷往事,如同故知重逢。
「昭和之記憶」的事務局局長瀧澤尚子在結束時,特向大家介紹了池田先生去年八月由講談社出版的新書《流著清鼻涕的昭和的孩子》,目前在書店中熱銷。上述演講的內容便在其中。
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昭和之記憶」是一個把高齡者講述的事情聽寫下來傳給後代的非營利團體。成立於2003年5月,至今已對約1000位老人的口述進行了聽寫。他們把聽寫的內容整理成書,作為「敬老」活動時贈送親朋好友的紀念物。希望以此促進老人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填平代溝,促進敬老愛幼的風尚,幫助兒童對歷史、地理的瞭解、提升他們的傾聽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