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漫遊撞到壟斷黑洞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月4日訊】 (本文是新紀元周刊半個月前的一篇大陸焦點新聞。上次聽證會沒有討論出結果,目前大陸手機漫遊費維持高價沒變。)

近來中國大陸四億多手機用戶都在關心同一個話題:即將在一月二十二日舉行的聽證會,能否取消手機漫遊費?若不能取消,降低幅度是多少?當弱勢消費者遭遇強勢壟斷商時,會有怎樣一場好戲呢?

主題為「降低手機國內漫遊費上限標準」聽證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信息產業部聯合舉辦,邀請了五位經過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的消費者代表,他們將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簡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等提供手機漫遊服務的經營公司,一起討論未來移動電話(大陸俗稱為手機)的漫遊價格。

中國特色:移動電話移動難

手機漫遊費可謂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收費標準。一般指手機用戶離開本地市,在異地使用該手機時所支付的附加費用。漫遊費可分為省內漫遊費、國內漫遊費和國際漫遊費。

比如一個在貴州註冊的手機用戶出差到北京後,每使用一分鐘他都要多花0.2元的漫遊費,若貴州的朋友依然給他打電話,他在北京接聽也得支付更多的長途電話費。漫遊費和長途費相加,使異地使用手機的費用增加了三至七倍,很多人承受不起,出差時只好把手機關掉,不打也不接電話。

然而人出門在外是最需要電話通訊的,於是昂貴的手機漫遊費成了不少人的心病。很多民工在家鄉時還能用得起手機,到了北京打工就不敢再用手機了。其實何止是民工支付不起,連不少人大委員都感嘆北京電話貴。

早在二零零五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高昂的漫遊費就成了代表、委員痛斥的焦點話題之一。他們普遍認為漫遊費應該取消。一部手機一年的漫遊費成本才一分錢,而如今大陸手機每通話一分鐘至少收取兩毛錢的漫遊費,這在全球都是罕見的暴利,難怪中國電信業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利潤率。

目前在世界各國,絕大多數國家沒有「漫遊費」這個收費項目。很多國家都像美國一樣實行「全國全網同價」,即在同一個網絡公司裏,撥打國內任何地方的手機,都跟撥打本市電話一樣的收費標準,沒有漫遊費,也沒有國內長途費。在歐洲,不但沒有國內漫遊費,連國際漫遊結算費也被取消了。

然而在大陸,手機漫遊通話費每分鐘0.6元,相對於人們的工資收入,這個價格是很高的。以全球通用戶為例,廣東手機用戶在省內或者國內漫遊,計費為省內0.5元/分鐘,國內為0.6元/分鐘,這部份費用無論是打電話還是接電話均要收取。詳情見下表。

大陸現行收費標準

本地資費

漫遊地資費

基礎話費

0.4/分鐘(可通過套餐降到0.2/分鐘左右)

0.6/分鐘

被叫

免費

0.6 / 分鐘 + 0.07/6

國內長途主叫

基礎話費+0.07/6

0.6 / 分鐘 + 0.07/6

IP國內長途主叫

基礎話費+0.30/分鐘

0.6 / 分鐘 + 標準IP 長途資費0.3/分鐘

聽證方案太複雜

信息產業部為聽證會提供了兩套方案以供討論。一是取消每分鐘0.2元的漫遊費,實行主被叫按同一標準收費。主叫即自己主動撥打的電話,被叫即接聽別人打來的電話。不占用長途電路的,後付費用戶上限標準每分鐘0.4元,預付費用戶每分鐘0.6元;占用國內長途電路的,另加收國內長途通話費即每6秒0.07 元。該方案針對不同的呼叫類型比原先標準下降了13.33%-33.33%。

方案二也是取消每分鐘0.2元的漫遊費,但不區分是否占用長途電路,也不區分後付費和預付費用戶,實行主被叫差別收費。主叫上限標準為每分鐘0.7元,被叫上限標準為每分鐘0.3元。此方案新的上限最大下降額度是每分鐘1.2元,針對不同的呼叫類型降幅為46.15-80%。

許多用戶表示兩套方案太複雜,讓人弄不明白為什麼要把漫遊費和長途電話費捆綁在一起。五位消費者代表之一、來自上海的江憲律師表示,得看完收到的一箱材料才能搞懂這兩個方案的差別。他表示最關注的還是希望經營公司公布手機漫遊費的成本,並不排除要求提出新方案的可能。

也有專家擔心,新方案的降價幅度還不如有些地區已經實行的優惠套餐,這可能會讓某些地區搭聽證會的「順風車」,使手機費用不降反升。

也有網民指出,成本透明化才是消弭爭論最為有力的手段。如果成本為零,聽證會就應該對「零」談琴,為什麼政府部門事先設定主題為「降低」漫遊費,而不允許人討論取消漫遊費呢?聽證是民主博弈,不應只是做「選擇題」。圍繞價格聽證,政府應當成為協調者和組織者,「一手托兩家」,而不能一味的「理解運營商」、批評「消費者不可能有宏觀視野」。

信息產業部專家也表示,從網絡新經濟的發展規律看,資訊通信服務不再屬於稀缺資源,網絡按照科學預測方法建成之後,成本與使用數量無關,即電話開通以後,不論你打不打電話,發生的成本是個常數。因此政府應該引導電信價格策略朝向降低、簡單、透明,最後實現功能包月制。而不是引導大家「對抗博弈、斤斤計較、分秒必爭,結果只會增加計費成本和交易費用。」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是大陸最大的手機運營商。(Getty Images)


專家:零成本就該零漫遊費

闞凱力是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國內知名電信專家。他曾多次在大陸媒體公開呼籲「移動漫遊費必須強制性取消」。他從技術角度舉例分析了漫遊費成本基本為零。比如一個在貴州註冊的手機來到北京,通話時就向北京的移動網絡要求服務。北京的網絡一看不是自己轄區的號碼,計算機就自動向貴州的網絡詢問;而貴州的網絡在自動查詢後自動回覆。此後,在北京漫遊的手機就跟北京當地的手機一樣運行收費了。等用戶離開北京後,北京網絡會把該手機在北京的使用情況傳送給貴州,作為貴州向用戶收取費用的依據。

由此可見,手機建立漫遊的全過程,不過是在北京(漫遊地)和貴州(註冊地)之間傳送幾個由電腦自動生成、比普通電子郵件還簡單的資訊而已。與高達每分鐘二角的漫遊費比較,其成本幾乎為零,所以漫遊費實質是對外地手機的「歧視性收費」。

也有人說,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各省分公司都是獨立核算單位,當用戶從一省漫遊到另一省,增加了結算成本,所以應向用戶收取漫遊費。闞凱力稱這是錯誤說法。「肉爛了在鍋裏」,手機公司完全沒有理由迫使消費者為其內部管理體制的缺陷「買單」。

也有所謂業內人士解釋說,漫遊增加了手機在不同基站之間的切換,所以要多收費。闞凱力斥之為「有意偷換概念」。因為移動通信的本質就是「移動」,即使在本地使用,也必須隨時在不同基站之間切換。移動通信的交換成本已經完全包含在本地通話費中了,這與不同省市、地區之間的漫遊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

闞凱力還解釋了漫遊費的由來。上世紀九零年代大陸移動通信剛剛起步,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而且當時使用手機是「大款」富人的象徵,於是在明知手機漫遊沒有成本的情況下,設立了類似於關稅性質的「漫遊費」,以防止手機的異地使用,保護西部手機公司的收入。

然而近年來大陸手機行業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目前中國移動通信事業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手機用戶數量已超過四億,手機已成為廣大群眾的基本通信手段。二零零二年中國移動在全國最後一個地區(西藏)實現了盈利,這表明對西部的保護已沒有必要。與此同時,中國移動幾年來的稅後淨利潤都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遠遠高出世界上任何電信運營商,成為了行政壟斷保護下的暴利行業。

在此背景下,取消漫遊費已成為可能。二零零五年九月信息產業部開始對手機漫遊實行「上限管制」政策,准降不准升,並鼓勵取消。然而當時國有資產委員會掌管著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這二個特大型國有企業,一心想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大作強」的國資委,根本沒把信息產業部的文件當回事。

漫遊費:維持壟斷暴利的手段

大陸手機的收費標準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東部地區發展較快,用戶密集,設備利用率高,單位通話成本低,然而東部單位收費標準卻遠遠高於西部,甚至高出好幾倍。

有專家指出,既然五年前中國移動在高成本的西藏地區都有盈利,可想而知在類似北京這樣低成本、高資費地區的利潤會達到何種驚人的程度,而每分鐘二角的漫遊費,就像「關稅」一樣起到了隔離市場的作用,使低資費的手機不能在高資費地區長期使用。

由此可見,漫遊費的首要作用就是保護了許多地區的高資費。就跟酒店餐廳裏賣高價飲料,如果顧客從超市自己買飲料帶進飯店喝,飯店就會收取「開瓶費」以保證其利益。對於那些不到外地使用手機的用戶來說,取消或降低漫遊費也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事,因為正是漫遊費的存在使當地用戶不得不支付昂貴的費用。

目前大陸電信行業雖然有移動、電信、網通、聯通、吉通、鐵通等幾十家企業在競爭,但為手機提供漫遊服務的運營商只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如果取消漫遊費,實質上等於撤除了不同地區之間的壁壘,形成全國性的「自由貿易區」。這樣各地都將立即出現本地和外地幾十家移動運營商競爭的局面,從而導致高資費地區的手機費必然大幅度降低。這也勢必會大大降低中國移動高達百分之二十的暴利,有效扭轉其「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

行政壟斷:躲在漫遊費背後的黑手

也有網友評論說,面對輿論的炮轟,運營商遲遲不肯降價,表面上看是行業壟斷,但深挖下去就能看到其背後的真正黑手:有政府保護的「行政壟斷」。

與通過市場競爭而形成的經濟壟斷不同,行政壟斷是政府運用各種行政手段建立的壟斷,政府機關甚至用某些法規將壟斷合法化。比如在手機漫遊費的處理中,國資委出臺了一系列禁止「價格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政策,使各地的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二家公司,成為了異地手機市場的「雙寡頭」,這兩家公司利用價格聯盟合夥操縱市場,使高昂的漫遊費和高資費「堂而皇之」地站穩了大陸手機市場。

每當有運營商試圖推出價格降低、優惠套餐、免收月租乃至單向收費等競爭措施時,往往會遭到主管部門的棒喝。其阻止理由就是擾亂經營秩序、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或行業利潤滑坡等。政府部門對行業和部門利益的維護,嚴重損害了廣大人們群眾的利益,使壟斷者在與消費者的博弈中更加肆無忌憚。

行政壟斷常常以「國家經濟安全」、「政府監管」、「公共利益」、「國家競爭力」等名義,拒絕開放市場,保護行業壟斷者的利益。這時的市場,空有市場的形式,而沒有市場的靈魂——即真正屬於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壟斷企業和消費者看似自由交易,實際是強制消費。如鐵路部門強制收取20%的退票費、手機的漫遊費,這些都是強制性收費。

不難看出,行政壟斷的盛行,不僅破壞了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和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也加劇和強化了政企不分的現象,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也許有人在等待今年八月一日即將實施的《反壟斷法》的執行。醞釀了十三年之久的《反壟斷法》終於在去年八月經人大常委表決通過,但有網友預測說,就跟《物權法》一樣,它保護的不是老百姓不被強制搬遷的權利,而是那些挖社會牆角的蛀蟲們的黑錢。

政府明知成本為零還堅持收取漫遊費,這不明擺著政府扶持壟斷嗎?但這在大陸已見慣不怪了。◇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漫話行銷】通話費可以抵水電費
吳高興:2008奧運是強心針,還是和解之門的鑰匙?
手機光碟可報廢回收  切記刪除個人資料
手機救了斯洛維尼亞滑雪選手的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