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3日訊】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形態造成全球暖化已是科學界普遍認可的事實;透過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風潮席捲全球,也有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全球暖化將對地球生態系帶來災害;甚至透過知名經濟學家的呼籲,人們也開始認知暖化可能對人類經濟活動造成衝擊。由於抗暖化意識的提升,國際場域上,大家紛紛討論,到底誰應該為全球暖化負責?誰應該為減碳付出代價?常見到各國爭相將箭頭指向別人,往往致使協商會談無疾而終,去年底落幕的峇里島COP13〈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十三始約國大會〉就是一個例子。也許討論責任的劃分有些難度,但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許多人因為全球暖化付出了代價,然而他們應該是最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一群人。社會的不公義因全球暖化效應而放大。
暖化效益 衝擊窮國
我們常常聽到「環境問題無國界」或是「溫室效應無國界」這些說法。乍聽之下似乎全世界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相當,事實卻非如此。科學家發現,全球暖化對於貧窮國家及區域造成的衝擊大於已開發國家。舉例來說,耶魯大學「森林暨環境研究學院」教授孟德爾頌指出,位於低緯度〈熱帶、亞熱帶〉的開發中國家因暖化效應受害較深,對中高緯度的國家反而有短期的利益。這是因為低緯度的貧窮國家仍多依賴農業為大宗,相對而言在已開發國家,農業部門的生產總值只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極少部分。而全球暖化對農作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包括助長病蟲害生長期,農人被迫改種低價值作物等。台灣所身處的亞洲就占有全球近九成的小規模農田,這些小型農田十分倚賴規律且可靠的降雨,但暖化效應卻讓這些小規模農業更為脆弱。事實證明一九八一到二○○二年,全世界小麥、玉米和大麥年產量合計每年已減少四千萬立方公噸。然而在此同時,中、高緯度地區〈如歐洲、北美〉的農業卻可能因為暖化效應而得以延長農耕期,而對該地區的農業產生助益。
上升的氣溫 導致資源爭奪
研究也顯示,上升的氣溫可能會導致包括北非、非洲撒哈拉以南以及南亞等地區的嚴重衝突。這些區域本就形勢不穩,氣候暖化更易導致土地和水資源的爭奪。另外民眾也將由於尋找並鞏固自然資源而遷徙,移民潮可能間接促使族群衝突,更會因氣候暖化而爆發內亂。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也證實,氣候在歷史上扮演十分重要角色,過去的證據顯示,由於氣候變化生活資源出現負成長,是導致戰爭、饑餓及瘟疫的根本原因。另外像吐瓦魯、吉里巴斯等太平洋小島國,排放的溫室氣體微乎其微,但這些國家目前卻已身受其害,包括颶風、水患,政府也開始大規模遷徙居民以避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災害。
富國應協助窮國
貧窮國家因全球暖化而付出代價,但這樣的情形公平嗎?溫室效應最主要的來源在於化石能源的使用。已開發國家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每人平均耗能量是開發中國家的六倍;北美人民平均耗能量更是亞洲與非洲的十倍之多。全球人均耗能量前五分之一的人口貢獻了六九%的人為溫室氣體;而人均耗能量後五分之一的人口,僅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二%。位於溫帶的已開發國家往往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但暖化效應卻造成開發中國家難以承受的負擔。誰說環境問題無國界?溫室效應因著國界、區域的不同而有了程度不一的衝擊。而受害較深的發展中國家又往往因為有形、無形的資源較為不足,而較已開發國家更難應因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與社會災害。
富有國家造成的環境問題竟成了窮國沉痛的負擔,這凸顯出環境議題在社會公平上的重要性。因此已開發國家絕對應該負擔起責任,建立一套機制,讓排放溫室氣體多的國家協助貧窮國家發展當地經濟,改善其經濟結構。回頭看看台灣,我們不但是已開發國家,有能力協助開發中國家改善經濟;且台灣占有全球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人均排放量也高居全東亞第一,因此台灣絕對沒有藉口置身事外,逃避減量責任。〈作者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會員〉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