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長書編譯報導)海洋佔了地球表面70%的面積,然而一直到二十世紀之後,人類對海洋的瞭解才有了較大的進展。新一期的「科學期刊」(the journal Science)發表了波士頓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Boston)在其年會上公佈的海洋生態惡化圖表。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海洋生物學領導人大衛-葛瑞森(David Garrison)認為,這項研究對於了解人類活動如何影響海洋生態極為重要。
研究中列出了17項破壞海洋生態的人類活動:包括海上鑽油工程,商船航行,捕魚作業和海水污染等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班.哈本(Ben Halpern)說道,這個圖表顯示不管是單獨的或集體的活動,人類導致海洋生態惡化的情況比我們所能意識到的程度嚴重許多。
研究指出,地球上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海洋是沒有被人類活動所影響,超過 40%的區域皆遭到人類活動兩項以上的破壞,目前僅剩4%的海洋區域仍然維持純淨,然而這些地方卻大部分狹小而分散。地球的每片海洋幾乎都受到破壞,從中國沿海,北海,加勒比亞海,北美東岸,地中海,紅海,波斯灣,白令海到部份西太平洋。雖然南北極附近的海域目前尚能保存原貌,但全球暖化的狀況若無法受到控制,未來這兩海域的生態也將岌岌可危。
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包括了:海洋資源的減少,許多魚類和海洋生物的總數量不斷降低;海洋生態的破壞,珊瑚礁,海草棲息地,岩礁,海底山以及海岸等受損問題都愈來愈嚴重。其中人口密集的海岸受損程度最高,世界84%的沿岸海水均受到影響。有研究指出美國奧勒岡州海岸某些淺水區域中的氧氣值已降到零,表示海水的氧氣分佈受到人類活動正在快速改變。另外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導致的酸化破壞了海洋的酸鹼值,全球暖化則改變了海水的溫度。還有航運的發展導致不同海域物種的侵害,美眾議院考慮訂法管控壓艙水(ballast water)以減少海洋有害生物的入侵。
過去人類只著重於陸地上的生態保育,一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注意到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國家地理社群(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海洋學家席維亞(Sylvia Earle)認為,海洋生態保育緩慢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對海洋懂得太少又知道太慢,因此即使現在科學家對海洋的知識較多,相對地卻也失去許多珍貴的海洋資源。藉由海洋生態惡化圖表,人們更清楚自己對海洋造成的傷害,並且得以及早追蹤及挽救已遭汙染的海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