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平壤二十六日美聯電)紐約愛樂交響樂團今天在北韓首都平壤舉行歷史性演奏會,將音樂外交帶入這個擁核自重並視美國為死敵的共產國家的核心,演出以美國音樂為重頭戲的曲目;但在這場可容兩千五百人的東平壤大劇院舉行的演奏會,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並未出席。
紐約愛樂今天的表演以演奏北韓國歌「愛國歌」揭開序幕,這是美國大型文化團體首次在北韓演出,更是歷來最大規模的美國代表團訪問長期為敵的北韓。
美國與北韓目前針對平壤當局的核武計畫持續進行談判,但這場前所未見的演奏會代表兩國關係正在暖化。
紐約愛樂演奏完北韓國歌,接著演奏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演奏兩國國歌時,現場觀眾均起立鼓掌,直到國歌演奏結束。
紐約愛樂指揮馬捷爾以英語說:「紐約愛樂的同仁與我都非常高興,能在這麼典雅的演奏廳演奏。」接著他以韓語告訴觀眾,「請好好享受」。
出席演奏會的北韓男士穿著西裝,女性身著色彩鮮豔的傳統朝鮮服飾,他們的眼睛都盯著舞台。許多人佩帶印有現任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之父、北韓國父金日成肖像的徽章。
現場觀眾中可以看見包括北韓副核子談判代表李根,坐在他旁邊的是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
樂團演奏南北韓人民都相當喜愛的朝鮮傳統民謠「阿里郎」作為最後安可曲,
演奏會一結束,現場觀眾起立鼓掌五分鐘,許多觀眾歡呼、吹口哨,並且向台上的樂團揮手致意,樂團成員則面帶微笑。
表演前馬捷爾曾說,紐約愛樂過去就曾經扮演促成改變的力量,並指出,一九五九年該樂團在蘇聯演出是促成蘇聯對外開放的因素之一,最終導致蘇聯政權垮台。
馬捷爾在平壤告訴記者:「蘇聯不了解,這是雙面刃,因為這麼作讓外人能與他們的人民互動,產生了影響。這樣的影響力持續很久,終於讓當權者失去了權力。」
當被問到是否同樣的事也會在北韓發生,馬捷爾說:「在歷史上許多事情不可相提並論,但他們有類似的地方。」
馬捷爾說,蘇聯在外界眼中是個頗具威脅性的超級強權,朝鮮半島規模較小,對世界的影響則不同。
他說:「要相提並論,會傷害住在這裡的居民,他們努力透過他們的藝術,透過他們的文化,希望與其他人接觸,為他們自己,也為了我們所有人,讓世界變得更好。」
然而他說,這場演奏會是一小步,他希望能藉此引發其他文化與社會的交流。
他說:「我們非常謙遜,我們來這裡創造音樂。」
舞台兩側擺放美國與北韓的國旗。
樂團先演奏華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序曲」,接著繼續演奏其他作品,曲目內容突顯該樂團在美國音樂界的重要地位。
曲目包括兩首紐約愛樂首次演奏的作品,分別是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居住在美國時創作的第九號交響曲,也就是「新世界交響曲」,靈感來自美洲原住民音樂的旋律;另一首則是蓋希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馬捷爾在介紹蓋希文的作品時說:「或許有一天,一個作曲家會寫出『美國人在平壤』這樣一首曲子。」此話一出引來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紐約愛樂平壤演出迴響熱烈 指揮:任務達成
紐約愛樂交響樂團今天在北韓演出,獲得觀眾熱烈迴響,樂團指揮馬捷爾對此表達讚許,並稱,這項音樂外交行動「或許已經達成任務」。
馬捷爾在音樂會後說:「基礎已經奠定,這一點無庸置疑。我想將來如果回顧,認為這是歷史性一刻,我們對於參與其中都感到自豪。」
馬捷爾說:「我們只是出面達成我們的任務。我們開始感受到這種回饋給我們的溫暖,而不只是我們剛來時那種禮貌的接待。」
馬捷爾在演奏會上介紹曲目蓋希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時曾說,或許有一天某位作曲家會撰寫一首「美國人在平壤」,他並以韓語要觀眾好好享受樂團演出。
馬捷爾在記者會上說:「如你們所聽到的,大家的反應很正面,他們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從那一刻起,他們歡呼喝采,冰凍的局面隨之打破。」
演奏會以朝鮮半島兩國都很喜歡的民謠「阿里郎」作為最後安可曲,表演一結束,馬捷爾率領的一百零五位樂團成員,受到現場觀眾起立鼓掌,持續好幾分鐘。
這場演奏會是戰後美國藝術家首次在北韓演出,記者詢問,這次演奏會會產生何種影響,馬捷爾回答說:「我想這是很大的成就。」
馬捷爾說:「我們獲得熱誠且熱情的接待,我們覺得或許任務已經達成,或許我們發揮了作用,讓這個國家把門打開一點。」
他說:「我們只希望,如果真是如此,長此以往可視為分水嶺,視為歷史性的時刻。」
記者問對於金正日並未出席是否感到失望,馬捷爾回道:「我也還沒見過美國總統來聽我的演奏會,有時候政治人物是很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