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訊】雷鋒的新衣,類似國王的新衣。只有經歷過黨的長期教育和思想改造過的人,才能看見它的美麗。面對不穿衣褲的「英模」,我們肉眼凡胎的人看見的是他赤裸的原形。但一些「吃雷鋒飯」的人,例如季增等雷鋒劇照的拍攝者們,能看到美麗的新衣,且僅僅看到了新衣。
以下這幅照片是雷鋒生前所在瀋陽軍區工兵十團的宣傳幹部季增拍攝的。該團於1961年冬舉行野營拉練。這幅照片應是在這次拉練中拍攝的。
若從愛護雷鋒形象的立場出發,這幅照片本不應該被公開。因為它對雷鋒形象明顯不利。以常態的目光觀察,這幅照片展示了一支很糟糕的隊伍。圖中雷鋒和他的單位作風散漫、紀律鬆弛。用解放軍部隊內的習慣話語講,這是個「稀稀拉拉」的單位。雷鋒是個「稀拉兵」。讀者先別怪我對雷鋒不客氣,往下看你自己也會贊同我的說法。先讓我們認真一點觀察這張照片。
一、雷鋒的行軍背包打得不合格。
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視疊被子打背包的軍隊。該軍在其他方面也許落後於外軍,但在被子和背包上的功夫絕對技壓全球。標準的解放軍行軍背包,疊得方方正正,背包帶三橫壓兩豎,抽得結結實實。上面再別上一雙軍鞋或者一把工兵鍬,透出一股幹練利落能征善戰的精神勁兒。讓人見了不得不讚。
但在照片上的這支隊伍中,我們看不到工整結實的行軍背包。考慮到這是冬季在中國東北行軍,戰士們要攜帶較多防寒衣物,難免使背包尺寸偏大,還有些鼓鼓囊囊。因此雷鋒邊上那幾個兵的背包可以算合格。但是雷鋒的那個背包還是不行。他那個背包,根本沒有按照規範去做。單從外形上看就不像軍用行軍背包,更像是進城農民工的鋪蓋卷。具體衡量起來,雷鋒的背包有如下問題:
1、白色部份外露。我們知道,白色增加軍事目標的可識別性,不利於部隊隱蔽行動。部隊對行軍背包的要求是,在折疊被子衣物的時候將白色部份疊在裡面,只讓深色被面露在外面。打好的背包應該基本不見白色部份。但雷鋒的背包在折疊時顯然沒有認真按規定做。致使白色部份外翻暴露。
2、尺寸過大,形狀不規整。正規行軍背包要求捆紮時背包帶「三橫壓兩豎」,打好的背包一般不超過肩寬。但雷鋒的背包有三豎,顯然是因為背包超大,不多加一豎就捆不住。從畫面上也可看出,他的背包比其他戰士的大不少。按理在同一個部隊同一個被服發放標準下,雷鋒的背包應該和別人一樣大才對。為什麼會超大?無非是兩個方面因素:一是個人細軟物品帶太多,二是捆紮不用功,才撐出一個超大背包。解放軍出於實戰需要,對行軍背包尺寸有嚴格規定。我們知道,實戰中士兵經常要通過灌木叢、塹壕、鐵絲網、地道、暗溝、建築物廢墟等窄小複雜的空間。體積大的背包會妨礙士兵行動,也增加暴露的機會。雷鋒的背包不但體積超標,形狀也不規整,角上居然還伸出「招風耳」。如果部隊要演練「隱蔽通過敵封鎖線」一類項目,雷鋒的背包比較麻煩。他可能需要戰友替他撥開樹枝或者撐起鐵絲網,否則跟不上隊伍。
3、開口朝天。行軍背包要求捆紮緊實,背在身上時開口朝下。這樣能使背包在雨雪天氣中有較好的抗濕功能。而雷鋒這個背包一張大嘴朝天,「久旱禾苗望甘霖」的架式。如在雨中行軍(這是野戰應有情況之一),別人的背包可能只淋濕小部份,而雷鋒的背包恐怕要大部濕透。重量倍增不說,到了宿營地後他還得用體溫去暖濕被子。
照片上的雷鋒,行走姿態和精神面貌都不錯。政治上好看,但軍事上不合格。他是個「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就他這付模樣,下達口令「跑步走」一百米,他很可能出洋相。掛著那樣一個鋪蓋卷,雷鋒沒有二、三十秒時間別想顛到終點。到了終點以後十有八九他還得轉回頭,沿路抱被子撿東西。到了實戰情況下,那就不僅僅是出洋相的問題了。就雷鋒這素質,若在實戰行軍途中突遭敵人空襲或者伏擊的話,他很可能進入首批烈士名單之中。
以上是用「普通一兵」的標準去衡量雷鋒。決無苛求之意。試問,要求解放軍戰士按照標準疊被子打背包,能算是苛求嗎?打個標準行軍背包並不是高難技術。新兵蛋子經過幾個星期訓練都能做好。而照片上的雷鋒掛上等兵軍銜,說明這是他入伍的第二年。當兵一年還打這種背包,說明雷鋒不是一般的差勁。要知道,普通大中學生參加軍訓,經過一兩週後打出的背包也比雷鋒那個強。可見雷鋒這個人做秀表演還行,正經本事拿不出手。中國人民辛苦納稅供養這種「松包戰士」,實在是浪費。
二、更為軍紀所不容的是,雷鋒等棄槍行軍。
上面所提的背包問題,尚屬作風問題。但棄槍行軍則是嚴重的違反軍紀的行為。武器對士兵、對軍隊的意義,即便沒有當過兵的人也知道。軍隊怎能離開武器,戰士怎能不帶槍?照片上的部隊在舉行野營拉練。野營拉練是解放軍不分軍種兵種都適用的訓練項目。解放軍在在1990年代以前很重視這種訓練。這不僅僅是由於解放軍傳統的陸軍思維十分濃厚,更重要的是這種訓練的確能增強幹部戰士的體能以及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參加拉練的部隊,不管你是汽車運輸兵還是水兵,一律比照步兵分隊的標準配帶武器行裝並核定負重(20公斤以上)。誰也不得借口本單位不是步兵分隊而減輕負重。拉練途中往往還要進行步兵戰術和戰鬥動作演練。因此輕武器是必帶的。除了炊事報務等需要揹負其他設備物資的人員外,人人都必須攜帶槍支彈藥。標準嚴一點的還要背手榴彈。
仔細辨認照片上的行軍隊伍,你只能找到一支槍,它由雷鋒右後側的那名戰士攜帶。與雷鋒並排的這名戰士,身上掛著子彈袋,槍卻不見了。而雷鋒本人更不像話,不但不背槍,連一粒子彈都不帶。是部隊沒有給雷鋒發槍發子彈嗎?也不是。我們都知道,雷鋒手握鋼槍英姿煥發的「英雄照」正是他最主要的形象之一。還有一首歌唱什麼「接過雷鋒的槍」。但現在他那支槍到哪裏去了?你看照片上的雷鋒,無槍一身輕,兩手攥空拳,直著脖子唱大歌。這算哪路兵?據我們所見過的革命電影,即便是漢奸二狗子們行軍,至少也拖一條三八大蓋或者挎把王八盒子什麼的。而雷鋒同志竟然手無寸鐵。難道他靠革命歌聲去殺敵?他這模樣根本和「戰士」、「士兵」扯不上邊。說他是個走江湖玩雜耍的還差不多。
行軍部隊與武器分離,決不是小問題。這樣的隊伍實際上已經不能叫軍隊了。如果你在戰場上見到穿軍裝不帶武器的隊伍,十有八九是戰俘。像照片上這種部隊,其戰鬥力已接近戰俘。一旦遭遇伏擊,十來個敵人就能把他們整個連抓俘虜。
連行軍水壺都懶得背
此外,照片上雷鋒以及周圍幾名士兵中,只有一人背著行軍水壺。雷鋒和其他人都不背(行軍壺按規定右肩左脅佩掛,容易辨認)。不背行軍水壺也是違反紀律的。野戰行軍,水壺依規定是每人必須攜帶的裝備。從實戰觀點看,水壺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它是保障士兵戰場生存的重要裝備。部隊行軍,不管天氣冷熱也不管路途狀況,凡是規定要帶的東西一樣也不能少,少了就是違反行軍紀律。雖然不背行軍水壺錯誤不如棄槍那樣嚴重,但違反軍紀的性質是相同的。
雷鋒等人的槍還有水壺等弄到哪裏去了呢?也不用猜,準是都扔給汽車拉走了。這是一些部隊野營拉練中常見的偷懶取巧現象。我們知道,負重長途行軍十分辛苦,戰士們難免有怨言。而解放軍舉行拉練就是要藉助這種艱苦行程來鍛練官兵的體能和意志。減除戰士負重既達不到鍛練目的,更不符合實戰要求。特別是放棄武器,是絕不能允許的。解放軍的條令規定軍人必須愛護武器,在戰鬥中不得遺棄武器。行軍紀律要求戰士按標準攜帶裝備,槍支彈藥不得離身。拉練指揮機關更是三令五申要求參練的部隊不得擅自減輕戰士負重,把東西交由車輛代運。尤其禁止把槍支彈藥扔給汽車去拉、造成人槍分離的現象。
雖然是明令禁止,解放軍有些管理鬆散的部隊還是會放縱,幹部們私下允許戰士把部份行裝甚至槍支彈藥卸給車輛。雖然這種放縱散漫的現象在解放軍拉練中時有發生,但是膽敢像雷鋒所在單位這樣,放縱到四、五個兵只剩一條槍的惡劣程度者,仍屬罕見。要知道,胡傳魁的隊伍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持槍率也比這高。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支中國的正規軍,但其軍紀之鬆弛甚至超過雜牌部隊。這是令人驚訝的現象。若以解放軍正常的紀律要求,該單位的幹部非受處分不可。若在戰時,還要遭到更嚴厲的軍法處置。
雷鋒日記中專門有一篇表達他對槍的感情:「人民給我這支槍,我一定要好好保管和愛護,向黨和人民保證,決心勤學苦練,定要練出真正的硬本領,堅決保衛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隨時準備給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這支槍是我的,是革命給我的!要想從我這裡奪去,我寧願戰鬥而死!」
這段動聽的言詞和照片上的雷鋒的行為對得上號嗎?背槍行軍才不過辛苦一點,他就不背了。還提什麼「我寧願戰鬥而死!」呢。他甚至懶到連只水壺都不願背。這種松包懶骨頭遭遇到敵人時表現決不會好。面對敵人時他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早早把槍扔了,然後像照片上那樣唱著歌走進對方戰俘營。雷鋒日記上寫什麼,那是給領導看給報社發表供全國人民學習用的。跟他自己行動無關。雷鋒知道自己該幹的事:唱唱歌,比劃比劃樣子,當個讓毛主席滿意的好戰士,那就行了。
三、濫部隊裡出英模
以雷鋒所在部隊這等渙散稀鬆狀態,可為全軍墊底。但這樣的部隊裡竟然冒出名揚全國甚至慾向海外出口的超級英模。在其他軍隊看來這個現象也許不可思議,但在解放軍裡這算正常。你如果有機會私下和部隊官兵交談的話,他們很可能會對你說:不奇怪。往往就是那些平常工作比較差勁的單位,才會下功夫搞英模。
應該說,解放軍各單位裡的幹部多數比較務實。他們整天忙忙碌碌窮於應對各種任務指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也有些幹部心眼比較靈活。這類幹部們不甘於辛苦忙亂的「碌碌無為」,希望找點捷徑出成果。在解放軍這種高度講政治的部隊裡,最易成功同時獲益最豐厚的當然是政治成果。因此有些幹部愛下功夫去揣摩「中央精神」、「上級意圖」等名堂。然後根據政治風向去樹典型立標桿,盼望得到上級重視。七弄八弄一旦搞對了題,一炮打紅,那就太值了。雷鋒事跡,就是該部隊以學毛著頌毛恩的系列表演迎合了林彪主持軍委後大樹毛澤東權威的需要,一舉中了頭彩。
一個部隊只要出了英模,該部就算上了等級打了保票。從此後只要不出大事故,各方面工作就算差勁一些也不影響其「先進」地位。因為上級比自己更熱心保典型護標桿。部隊的資金設備技術人才等等資源會向該單位傾斜。上級機關人員會經常來幫助「總結先進經驗」。很平庸很濫的工作會被寫得十分出色。沒有做過的「先進事跡」也要被設法「總結」出來。對於負面狀況,領導總會「以大局為重」,以「愛護」的態度處理之。「批評教育」會有的,但沒人願意、也沒人膽敢砸掉一面全軍性甚至全國性英模招牌。總之標桿一紅,一通百通。大事故別出,「小」問題無礙。「濫部隊裡出英模」就是這個道理。
我不能說解放軍裡的英模單位個個都像雷鋒所在部隊那樣濫。但我可以說「濫部隊裡出英模」現象絕非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這裡很現成的就有另外一例:
2005年,中俄軍隊在中國山東半島舉行「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中國參演部隊弄虛作假鬧出一起醜聞。參演的解放軍第十五空降軍所屬部隊為了保證部隊傘降成功,擅自減除傘兵空降負重指標。部份中國傘兵不帶槍、空著手降落。部份士兵雖然帶了槍卻不帶彈藥。槍上的彈夾是空的。該部隊傘兵降落地面後才集合前往指定地點領取槍支彈藥,然後發起「凌厲」的攻勢。此技巧令俄方相當鄙視。在現場採訪的俄國媒體將解放軍的醜聞曝了光。後經BBC等國際媒體轉發後成為國際性笑話。解放軍這種新奇技巧必定讓各國軍界「刮目相看」。全球首支空手空槍的「空」 降兵從此誕生。我想台軍聞訊應該也會「殊甚欣慰」。看來對抗解放軍空降再不必兵戎相見了。反正從天上落下來的畢竟都是「非武裝人員」。台軍怎麼好意思武裝到牙齒去欺負一些「手無寸鐵」的遠方來客?屆時只需在空降場所周圍設立登記處,派少量警察協同紅十字會慈濟會等人員前往迎候解放軍,同時分發被褥洗漱用品以及《日內瓦戰俘公約手冊》即足矣。
創造這一里程碑事件的部隊的前身,不是別人,正是志願軍第十五軍,編造了著名的「黃繼光堵槍眼」奇聞的「英雄部隊」。
四、「政治一俊」的威力
這張照片對幫助理解「雷鋒現象」很有意義。照片上的雷鋒,明顯有辱「普通一兵」稱號。而發表這幅照片的季增,是雷鋒照片的主要作者。由於對塑造雷鋒形象的貢獻,他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按理說這種「吃雷鋒飯」的人絕不會故意抹黑雷鋒形象。他本來應該阻止有損雷鋒形象的照片曝光。但這幅照片卻經他之手公諸於世。這比較諷刺,似乎還有些費解。要理解這個現象,必須從解放軍那高度的「政治掛帥」傳統出發加以解釋。
你若忽略軍事標準,單從中共政治宣傳的角度出發,就會覺得這幅照片的「正面」意義很充足:雷鋒臉型端莊英俊,意氣風發,動作堅實有力,形象十佳。再配以當事人在「唱革命歌曲」 標題,很紅很革命。政治上很好看。這就夠了。黨的宣傳要的就是這一點。至於其他方面怎麼樣,並不值得關心。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是「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他對當年毛澤東有很高的政治價值。他在政治上的「一俊」,足以遮蔽百丑。
雷鋒的「政治一俊」,是他對毛澤東不遺餘力的感恩與表忠。這是當年毛澤東急需的。廬山會議後毛澤東指派林彪主持中央軍委,用意就是在解放軍中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林彪心領神會大力掀起「活學活用」毛著的熱潮。解放軍各級奉命培養「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份子」。雷鋒肉麻的頌毛日記以及雷鋒所在部隊以他為模特擺拍的「學習毛著」系列劇照,非常準確及時地迎合了毛澤東的需要。尤其是雷鋒坐在駕駛室裡「學習」毛選的劇照更聰明地將毛的書寓意為「方向盤」。這種概念對毛澤東太有用了。雷鋒一舉成為「毛主席的好戰士」,飛黃騰達。
雷鋒政治上的這「一俊」,輕易地蓋過了他的種種缺陷,也使得季增等「吃雷鋒飯」的有功人員失去了理性的判斷能力。他們只知道以政治標準衡量雷鋒。在他們眼前,雷鋒「政治先進」的光環自動屏蔽了其他種種醜態。這就是「吃雷鋒飯」者真心愛著雷鋒卻又拋出損害雷鋒形象照片的根本原因。
如果誰還不清楚政治洗腦會有什麼不良後果的話,不妨仔細看看季增等同志的症狀。@
2008年2月23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