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污染嚴重企業向西部內陸遷徙

人氣 1

【大紀元2月2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的採訪報導)中國環保活動人士指出,由於中國沿海城市正在加強環保法律的執行力度,當地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有向中國西部內陸地區遷徙的趨勢。

中國環保人士馬軍於2006年5月創立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4個月後推出中國首個水污染公益數據庫–中國水污染地圖。這張互動式數字地圖收錄了內地15個省份以及香港的空氣質量和空氣排污信息。

路透社報導說,馬軍星期三表示,由於中國沿海城市正在加強環保法律的執行力度,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開始從長三角和珠三角向西部內陸地區遷移。

總部設在四川成都的「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隨著經濟的發展,東部省份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企業環保設施的投入,以及較高的排污費是東部高污染企業必須考慮的因素。而在中國西部省份,由於經濟的落後,人們更多的是考慮生存問題,而不是生活質量問題—

楊欣:「長三角地區特別是太湖地區在去年的藍藻事件以後,使得當地的環境容量本身就不夠了。水的問題關係到生存問題,在產業結構方面可能就會把這些企業攆出去。」

楊欣說,中國高污染企業向西部內陸遷移,歸根結底是中國西部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道路的選擇問題—

楊欣:「在西部地區靠得最近的像湖南、廣西,當地的經濟還比較滯後,這些東西來了對他們的經濟也是一個發展。同時對GDP、對當地經濟有一些促進,但同時他們也將以犧牲自己的環境作為一種代價。」

楊欣說,目前綠色GDP還很難作為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指標,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再加上官員任期的短期性,責任的非終身追究制,導致地方官員追求短期內的經濟快速發展,而忽略對環境的保護—

楊欣:「首先作為中央政府應該加大執法力度,比如說要制定一些更嚴格的標準、更嚴格的門檻來阻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在沒有改進的情況下,只是簡單搬遷到其他地方繼續污染,這樣肯定會對當地環境有影響。政府必須制定高准入的門檻、高環保措施,還有各行業的環保標準,這樣才能杜絕更多企業的污染轉移。」

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中國國際環保基金會負責人何平說,由於中國內陸地區能源資源豐富,沿海的高耗能產業在西部具有天然的產業鏈,依靠能源可以帶動電力,電力促進化工、冶煉,進而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另外,地方政府還有一個重要理由,既然「先污染,後治理」的模式在東部經濟發展過程中曾被採用,西部為什麼就不可以—

何平:「把環境質量和指標作為考核幹部的一個標準是一個進步,以前是算GDP。因為阻力比較大,所以綠色GDP就算不下去了。但是現在把具體環境指標作為綠化的政績指標之一,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GDP再高但把環境搞壞了,把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搞壞了的話,還不能算你有什麼政績。能夠實行的話,對當地的環境還是會有些影響。」(//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寒害損失 縣府速清死魚免造污染
玩具反斗城將逐步停賣使用鎳鎘電池的玩具
貨櫃落海污染海水浴場  船主判賠1141萬元
NDP: 預算案銀行及污染企業受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