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課教材(高級):顧榮施炙獲報

(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43
【字號】    
   標籤: tags:

系列轉載由來:此文化課教材是正見網編輯部爲弘揚中國神傳文化,編寫的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大紀元教育欄目編輯亦身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下一代延續的重要性,特將全系列轉載過來與廣大讀者分享。)

◇◇◇ ◇◇◇ ◇◇◇
【原文】
顧榮(1)在洛陽,嘗(2)應(3)人請(4),覺行炙(5)人有欲炙之色(6),因輟(7)己施(8)焉;同坐嗤(9)之。榮曰:「豈有終日執(10) 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11),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12);問其所以(13),乃受炙人也。(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註釋】
(1)顧榮:字彥先,晉吳(今江蘇省吳縣)人。在孫吳及東晉時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官職。
(2)嘗:曾經。
(3)應:接受。
(4)請:宴請。
(5)行炙:傳遞烤肉。
(6)欲炙之色:想吃烤肉的神色 。
(7)輟:停止。
(8)施:給,贈與。
(9)嗤:恥笑,嘲諷。
(10)執:從事。
(11)遭亂渡江:西晉末年,中原大亂,西晉滅亡,王室南渡長江避亂的一段史實。
(12)左右己:護衛在自己的左右。
(13)所以:原因。

【語譯】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曾經接受友人的宴請,席間發覺傳遞烤肉的僕人表現出想要吃肉的神色,因此留下自己的一份,給那個僕人吃;同席的人都笑他。顧榮說:「哪有整天傳遞烤肉,卻不知道肉味的呢?」
後來,顧榮遭遇動亂,南渡長江避難,在每次面臨危急的時候,都有一個人護衛在他的左右;問那個人為何原因,原來是接受他烤肉的僕人。

【研析】

雖 然顧榮位居重要官職,身份地位較高,但他在朋友請客的場合中,細心體察到製作烤肉的人想吃肉的神情,於是他將本來自己要吃的烤肉給了製作烤肉的人,充分體 現出體恤下人的寬厚仁慈心腸。在宴席中接受顧榮烤肉的下人,深受感動,並從此懷抱感恩之心;後來,在動亂期間,便自願守在顧榮的身旁,保護他的安全,是一 個有恩報恩的有心人。顧榮進一步探查後才知道,原來經常在他處於緊急危難時協助他的人,就是他以前施予小小恩惠的僕人。

從這則故事中,可以 看出顧榮的「有情」與下人的「有義」,而故事的結局,更印證了俗語所說的「善有善報」的道理。身為社會的每一個份子,如果彼此之間能多一份尊重與關懷,施 的人釋出一個「善」,而受的一方,也能有「善」的回報,相信我們的社會將會是一個充滿良性互動的祥和與良善的社會。

【延伸思考】
1、有哪些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故事中顧榮體恤下人的寬厚仁慈作法。如:「悲天憫人」、「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等。
2、家裡有請傭人嗎?若有,請談談家人與傭人生活上的互動情形。
3、請談談你施予別人恩惠,或被別人施予恩惠的經驗與感想。

【參考書目】
1、《新譯世說新語》 (三民書局,1996年)
2、《【解讀經典】世說新語》(中華書局,2004年)
3、《世說新語》(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管寧(1)、華歆(2)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3)而擲去之。又嘗(4)同席(5)讀書,有乘軒冕(6)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7)出看。寧割席分坐(8)曰:「子非吾友也!」(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 子張向孔子請教為政的道理,孔子說:「君子治理民眾,不要用很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們,不要用很遠的目標來誘導他們,也不要強迫他們做他們無法做到的事情。」
  •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第一》)
  • 子曰:「甯武子(1),邦有道,則知(2);邦無道,則愚(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公冶長第五》)
  • 臣本布衣(1),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2)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猥自枉屈(4),三顧(5)臣於草廬之中,諮(6)臣以當世之事,由是(7)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8)。(諸葛亮•《前出師表》)
  • 記盧生邯鄲(1)逆旅(2)遇道者呂翁,……時(3)主人蒸黃粱(4),生(5)夢人枕中,……生舉進士,累官(6)至節度使(7),為相(8)十年……。及(9)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10)其夢寐(11)耶?」後人由此引申出「黃粱一夢」。(唐•沈既濟《枕中記》)
  • 秦之圍邯鄲,趙使(1)平原君(2)求救,合從(3)於楚(4),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5)。平原君曰:「使(6)文能取勝,則善矣。文 不能取勝,則歃血(7)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8),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
  •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3),屢憎於人(4),不知其仁(5)。焉用佞?」(《論語•公冶長第五》)
  • 偶然的機會裡,得知一位海外中文學校的老師,也在課堂用《小乾坤》當教材,在台灣的我們非常好奇,國外的孩子看得懂小乾坤的內涵嗎?喜歡小乾坤嗎?很高興可以和這位老師聯繫上,謝謝老師如此用心地運用這套教材,看了頗為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