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訊】古琴又名「七弦古琴」、「文武七弦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琴、棋、書、畫裡的那個「琴」。相傳是遠古時代伏羲所發明,另一說是帝堯所創製,距今最少也有4千-5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樂器。
琴曲的背後總有故事相伴,每一首琴曲都有一個來歷。最為燴炙人口的莫過於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和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打動卓文君的故事。除此之外,琴聲還總與詩歌韻律相聯繫,許多琴曲乃是根據著名詩詞譜成,可以彈唱。
《詩經》三百首,本來每首都有配樂,都可以彈唱,因為詩歌、詩歌,詩與歌就是一體。但遺憾的是,曲譜基本都已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詩經》遺留下來的文字部分,也就是唱詞。但是歷代也有許多傳世的文學名著被譜成琴曲流傳至今,如楚辭中的《橘頌》和《離騷》;唐詩中的《靜夜思》、《關山月》、《陽關三疊》、《秋江夜泊》;散文中的《桃李園序》、《醉翁亭記》等等。音樂和詩歌的結合在中華文化中可謂是天作之合,漢語本身就有韻律性、就有音樂感、有歌唱性,抑揚頓挫、歌之詠之。
在歷史上,文人又承擔起了藝術創作的主要責任,因為文人是研究聖賢之言、求「道」的,而以表演為生的藝人,反而被視為落於「術」層面的匠人,如「畫工」、「樂伎」、「歌伎」等。文人兼藝術家成為歷史主流,一方面造就了中華藝術中富於哲理性、富於歷史感的優勢;另一方面也使得職業藝術家較難獲得社會的認可。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把音樂的成就看成是個人修養成就的最高境界。
孔子本人學琴於師文,是一代名家。有一款古琴的樣式叫「仲尼式」,就是因孔子的改造而得名。有傳世琴曲名為《孔子讀易》,曲風婉轉、一疊三唱,輾轉悠揚,反映了孔子在學《易》過程中解難釋疑、豁然開朗的心境。另有故事流傳,孔子聞琴曲而知作者,即是名曲《文王操》,曲風深沉晦澀、竭思苦慮,反映了文王被囚禁於羑裡七年、內心充滿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焦慮,推演《周易》以求預見未來時的心境。諸葛亮也是古琴大家,《三國誌》稱:「武侯乃操縵名士」,《空城計》裡孔明彈琴,驚退司馬懿的故事更是深人盡知。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享譽朝野,名士嵇康就是彈奏《廣陵散》的第一高手;「竹林七賢」中的另一位名士阮籍留有《酒狂》一曲,流傳千載,是古琴從初學到進階的必學曲目。唐代大詩人李白豪放灑脫,也是個音樂超級發燒友,留有著名詩作《聽蜀僧浚彈琴》:「蜀僧抱綠猗,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鐘……」。宋代的太常博士沈遵有感於歐陽修所作的《醉翁亭記》,創作琴曲《醉翁操》,沈遵的弟子崔閒雖然妙於琴理,但常憾於《醉翁操》有曲無詞,於是彈奏此曲,請蘇東坡補上唱詞,蘇東坡欣然命筆,一曲終了,詞已填就。《醉翁操》聲詞俱妙,成為琴中絕妙,人們爭相彈唱,傳為佳話。
古琴在「民族樂器」中性格非常獨特,二胡是婉轉悠揚、悲切動人;古箏音域廣闊、表現力強,有東方鋼琴之譽;琵琶細碎急促,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鎖吶高亢嘹亮、大喜大悲,甚至有點咋呼的感覺。而古琴則是溫潤雅馴,重「韻」而不重「聲」。對「意境」和「韻」的講求,在萬種樂器中以古琴為最高。中國美學的核心概念,「虛實相生」、「氣韻生動」在琴曲中都有具體的展現,不親耳聆聽,僅從文字無法表達其中奧妙。而且古琴一般獨奏,很難和別的樂器相合,所以難以進入樂團。這也造成了古琴音樂和當下的流行音樂在風格志向上差異很大,近幾十年來學者寥寥,到今天為止,全世界會彈奏古琴者不超過兩萬人。
學習琴曲,節操第一,是為琴道。學琴目的第一是涵養心性、自明自娛;其次為知音相悅,互相啟發;第三為傳遞感受、思想、哲理,通達天人。琴曲中一首《幽蘭》最能表現古琴的性格,幽蘭生於深谷之中,不管是否被人所知,都是芳香美麗,不為別人而芳香、不為別人而美麗…..
從根本上說,學琴不為娛人,而為娛己,對自己負責是第一位的,娛樂他人僅僅是「附加價值」而已,這是道家立身處世的根基,而古琴則地地道道是道家的物事。所以學琴者必須真心真性、誠實地面對自己,如此才能學有所獲,得大樂於心。
筆者數年前練習《陽關三疊》時,有感於此曲,填詞《鷓鶘天》一首,感歎古人知音難覓和故鄉難歸的愁悵
鷓鶘天——彈唱《陽關三疊》有感
三唱《陽關》意未終,清泠流韻繞虛空;宮商諧奏識悲喜,鸞鳳和鳴覓雌雄。抒鬱悶,演秦風,慷慨蒼涼入曲中。流雲萬里尋賓雁,代寄此愁玉門東。
筆者現居於多倫多,移居加拿大前在中國獲美學碩士學位,古琴十級,研習「蜀派」古琴藝術,願與喜好古琴、欲學琴、有琴緣者聯繫。電話 1-416-413-1055 或發郵件richard_wing11@hotmail.co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