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李時珍一個具有特異功能的人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9日訊】自從近代西學東漸以來,國人對中醫的非議時常風生水起,現在亦是如此。本人聊以拙文,為祖國的中醫學挺一挺。也許是引眾人一笑,不當之處,歡迎斧正。

我非醫家,但對醫學上的某些問題頗感興趣。

例如,在中國古代醫學中,解剖學比之西方是有很大差距的。然而,中國古代的許多醫學高手在對人體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血脈等方面的熟悉程度,較之西方的醫學家好像毫不遜色,特別是在經絡、穴位方面的造詣,那更是西方醫學家望塵莫及的。哪怕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西方醫學家對於人體上那些能夠通過刺或灸治病的穴位,也只有望洋興歎的份。

因此,我常常想,中國古代的那些醫學先賢們是怎麼發現並瞭解那些神秘的穴位的呢?

不久前,我在看《藥聖李時珍》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醫學先賢們一是得到先師的口傳心授,二是自己長期實踐,三是有些人練出了能夠內視的特異功能。

李時珍就是一位練出內視特異功能的人!

李時珍從青年時代起,就堅持練習吐納、導引之術,後來在武昌蛇山觀音閣與一位高僧切磋內功之法。他還按照唐代孫思邈介紹的方法長期堅持練習,終於練成了反觀內視的特異功能。有這種特異功能的人能夠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經脈穴位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血液的流向、載有生命活體的元氣的運行情況。因此,對生命元氣有非常重要作用的關節點——穴位,他當然掌握得非常清楚。

西方醫學家沒有這種特異功能,他們瞭解人體內部構造的唯一方法就是解剖。眾所周知,他們解剖的標本絕大多數都是屍體而非活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發現血液的流向、神經的活動、元氣的運動等方面的規律是比較困難的。當然,他們就更看不到神秘的穴位了。打個比方說,他們就好像將電源切斷後再去觀察電流是如何在電路中傳導一樣,肯定是一無所獲。

由此看來,中醫在外國人甚至現在不少的中國人看來,永遠都是一個謎,因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他們看來永遠是一座雲遮霧繞且廣大無邊的金山。◇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藥「三七」即是醫治跌打損傷的「雲南白藥」中主要成份,被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為「金不換」。清朝前期的醫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說過:「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北參南七」,皆屬中藥名貴藥材。
  •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
  • 何首烏是固精補腎、養髮烏髮的最佳中藥。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何首烏,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烏髭鬚,為滋補良藥。」古人把何首烏作為烏鬚黑髮補腎的聖藥推崇備至。晉代陶弘景認為何首烏「和魂而練魄,利竅而益肌,厚賜而開心,調營而理醜,上品仙藥也」。
  • 資深中醫師趙豐宇非常欣賞坤德中醫養生軒遵循中醫傳統療法,將針、灸、藥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與步調的治療中。(shutterstock)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人心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敗壞。瘟疫若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集中爆發,一般就是這個朝代到了覆滅之時。比如明朝,就是在各類瘟疫的密集爆發中,加速走向終結的。
  • 有關異人的記載,在中國古籍中並不少見。他們一般隱居在山野之中修煉著出世之道。到一定層次後,便具備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於某種異能異術。當機緣成熟時,他們會出山尋找有德之士,比如懷有大慈惻隱之心的行醫者,將能治病救人的祕術或法術傳給他們,使之得以善用,並讓世人也能福蔭並感恩於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他們深知,煉就醫術之前,先要領悟醫道。心中有道,望、聞、問、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於病痛疾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