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明代醫生有拾金不昧之德 贈金濟貧不留名

文/顏丹
遇到無力支付藥資的病人,這些宅心仁厚的醫生不但不收診費,還把配好的藥材送給他們。(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

古代醫者多以救人性命為重,甚少有拿醫藥當牟利手段的。為窮苦的病人出義診,動輒還施金、贈藥的醫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古代中國民間大夫對淡泊名利的身體力行。

只要能救治病人,他們從不吝惜施捨。即使傾囊相助,也不留下姓名。如此高風亮節,彰顯了古代社會儒、釋、道教養下從醫者高尚的德行風範。本篇介紹的名醫就是他們其中的幾位。

拾遺不昧且等候失主的醫生宋光紳

江西彭澤縣有位宅心仁厚的醫生,名叫宋光紳,號橫秋。以前曾是縣裡的一名儒生。他祖上有行醫之人,在外遊歷時,遇到一位高人將一本記載著祕方的醫書傳給了他。從那以後,他醫術見長,成了一代名醫。那本書傳到宋光紳手裡,也使他的醫術更加神妙了。

他醫術超凡,德行也為世人所稱道。在外出診時,他從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只要有人病了,無論颳風下雨,他一刻都不會耽誤,拿起藥箱就往外走。遇到窮困的病人,他也會私下將藥材配好送給他們。

一天,他在出診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個信封。打開一看,裡面是幾張用來繳納賦稅的銀票。那天天色已晚,路上已經沒人了,他只好先將銀票帶回家中。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回到撿銀票的那個地方。等了好一會兒,就看到一個人神情焦慮地走了過來。他看到宋光紳,便上前詢問他是否見過一個信封,並描述了信封的樣子和裡面的東西。

宋光紳一看,這不就是銀票的主人嗎?於是把信封遞給他,然後說道:「我昨晚撿到這個信封,今天一早就來這兒等著了。」那人接過信封,看裡面的銀票都在,心裡十分感激。他對宋光紳說:「我欠了許多外債,一直靠變賣家產度日,如今要再把這些交給朝廷的錢弄丟了,怕是會被官府抓起來。」說完,他拿出身上的銀兩,要作為謝禮相贈。可宋光紳卻笑著擺擺手,轉身離開了。

拾遺不昧還救治失主的醫生蘇廷榮

浙江遂昌縣有位德行高尚的醫生,名叫蘇廷榮。他家世代行醫,到他這一輩時,醫術更加超凡了。有一年,當地爆發了瘟疫,他四處奔走,挨家挨戶地給人診治。遇到無力支付藥資的窮苦病人,他不但不收診費,還把配好的藥材送給他們。

一次,鄰縣有人病了,請他去治療。剛走到半路,他忽然發現地上有個口袋。撿起一看,裡面裝著七十兩銀子。他心想失主肯定會來找,於是就在原地等著。可大半天都過去了,也無人來尋。

這時,一些人急匆匆地從他身邊走過。他拉住其中一人,問發生了什麼事。那人告訴他,在前面十里外的村子邊上,有人跳河尋短見。那人雖被救了上來,可性命垂危,快不行了。蘇廷榮趕緊說自己是醫生,於是那人帶著他一起過去了。

他來到河岸邊,看到那跳河的人躺在地上,就過去給他號脈。發現他並無大礙後,又煮了一劑湯藥,一勺一勺地餵給他喝。那人很快醒了,見自己還活著,於是向蘇廷榮發難,說道:「你為何要救我啊?我把身上的銀子都弄丟了,還活著幹啥?」

蘇廷榮一聽有人丟了銀子,就問道:「你丟了多少銀子?」那人回答「七十兩」。蘇廷榮發現,這數目跟自己撿到的分毫不差,就立刻把銀子拿出來,遞了過去。那人一看,銀子失而復得了,不停地向面前的恩人道歉,又連聲道謝。旁邊圍觀的人也對蘇廷榮心生敬佩,有人當即作詩一首,稱讚他是「常施篋裡君臣藥,笑擲人遺子母錢」的好醫生。

治療被搶鹽小販並施捨銀子的醫生錢同文

浙江海鹽縣有位樂善好施的醫生,名叫錢同文,字養真。他醫術不凡,遇到命在旦夕的病人,常常只用一劑藥,就能把人治好。即使富貴人家願意多付藥資,他也從不優先診治富家的病人。家境貧寒的病人買不起人參,他就直接從藥材筐裡拿出一片,放到病人嘴裡,也不告訴他們價錢。

有一天,衙門裡的幾位捕快巡街時,搶走了一名小商販的鹽。小販的家裡已經沒米下鍋了,本打算賣點鹽來餬口。可是,能維持生計的家當一下子沒有了,他傷心欲絕,吐了好幾升血。為了活下去,他一路爬到錢大夫家,請他醫治。錢同文心有不忍,把藥配好後,又偷偷在他的藥包裡放了些碎銀子。

那人回到家打開藥包,一看裡面有銀子。他以為是錢大夫不小心放錯了,就趕快把銀子送了回去。可錢同文卻說:「我哪有銀子啊!若真是我丟的,肯定去找你要了。」那人聽到這話,只好把銀子收了起來。在回家的路上,他買了點兒米糧,心裡也暢快了許多。後來,他喝下錢大夫配的藥,病很快就好了。

錢同文對窮困的病人十分慷慨,可他自己卻始終過著拮据的生活。他從不吃肉,每天只吃用素菜熬製的湯羹。因積德行善多年,他一直頗受當地人敬仰。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元朝時代,聶以道擔任江右邑宰時,有一個村夫,早晨出門賣菜,在地上撿到了至元鈔(至元是元朝時的年號)十五錠(這鈔能代表銀錠)。
  • 葉天士因為虛心好學,他的醫術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葉天士流傳於世的《臨症指南》醫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據他治病的藥方、治法和效驗,分門別類彙集而成,所加的論斷並不是葉天士的本意。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戰國時的唐舉擅長看相;扁鵲為名醫,醫術精湛。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 明代的許多御醫的一生都極富有傳奇色彩,有的因帝王愛重而在醫官的最高品階上連任了好幾朝;有的敢直言進諫,勸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則與帝王暢談養生之道,讓其清心寡慾、保養正氣。這些御醫都是品性高潔之人,醫術更是不同凡響。他們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頑疾,還能通過診脈預測出其福禍吉凶。
  • 他們深知,煉就醫術之前,先要領悟醫道。心中有道,望、聞、問、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於病痛疾苦。
  • 在現代中國,許多人用中醫治病往往要治上幾個療程,也沒徹底把病治好。若將時光拉回到中國古代,人們就會發現,流傳於上古的中醫之道被代代相傳後,無論是皇家御醫還是民間大夫,都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迅速地開出藥到病除的方子。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