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學博覽

杜月:老子解言(五)

61、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道所蘊含的自然規律是生長、養育萬物而不恣害眾生,所謂「厚德載物」是也;聖人的行為準則就是只施德行而不爭功名,而「為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你想與之爭的機會都不給你,當你偃旗息鼓下來,依然發現超然淡定的他還是泰然自若的在你面前。

62、《道德經》是修道的經文,不要做剝蔥廚子,要做誦經孩子。

這些隨意拈來的經文,經過簡單的闡釋,可見其內涵何其博大,對聖人大道的指引何其恢弘。所以,我們都《道德經》萬不可以「實證研究」做唯一的菜刀,更不可只以為讀讀就完事,這樣的薰習手法則無非是虛擲光陰了。

63、《道德經》對於修煉得道的聖人,才顯政治、經濟、軍事、醫藥等方方面面的奇功異能 。

所以我們可以說《道德經》系統講述了聖人道的修煉。《老子》文字昆侖,引領後世開創修養或修煉為根本的子學,為後世修煉文化奠基。也才對真正修煉的道之人展現神髓,使之一通百通。因為聖人大道無所不包,不所不在,區區人間事,自然蘊含其中,習之愈久,則所見愈明。

64、老子的《道德經》是古代人體?宇宙大科學之世界名著。

對於書中所講,我們能夠領悟到《道德經》已經遠遠不是一本簡單的修身養性之書,其為我們指引的聖人大道通向無邊無際的宇宙,通向渺遠幽深的生命世界,我們倘能沿此走下去,宇宙生命的光輝圖景亦會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到時,「古代人體?宇宙大科學之世界名著」對《道德經》而言,就更加恰如其分了。

65、興德須修,道成聖人!

老子給我們引出的聖人大道實際也是一個修煉的法門,聖人之道自然伴隨聖人之德,此德乃人間之聖德,欲興此德莫非修也!任何修煉都一樣,沒有什麼簡便方法,唯一方法就是持之以恆、身心合一,以正念推動自己不斷前行,如此方可真正邁步于「聖人大道」之上,聖人之德自然也就緊隨其後了。

66、中華諸子百家是《易經》文化之母跟文化之父《老子》生育出來的文化兒孫。

《易經》乃「群經之首」,是我華夏文化的開山總源頭。《易經》為我們揭示的宇宙觀和世界演化原理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們中國的思維,有的甚至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骨髓血液中,讓我們自己都難以察覺了。與《老子》比較,《易經》內容細緻龐雜得多,內部的結構也更加嚴密複雜,用詞古淡優雅,宛如慈母娓娓而敘;《老子》則言簡意賅,舉重若輕,高遠崔嵬,若父道之剛正。兩相結合,中華諸子也便從中呱呱墜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各種子學《孫子》、《論語》、《莊子》、《荀子》、 《管子》、《韓非子》等談「道」都借用過《老子》的大智慧。

67、老子寫《道德經》傳出聖人道,講出得道而有「德功」的秘密,似乎只為將道家修煉的文化思想傳播出去,使命完成後便騎青牛西去。

綜合來看,我們也能體會到老子傳道也是歷史之安排。他只講五千言,可是其大道之深廣遠遠超過後世所有文本,更重要的是在闡述聖人大道的同時告訴了我們德功之所在,道德二字也從此有了真正的深刻含義。如此神聖使命完成後,老子翩然離去,為後世留下許多傳說故事,引得剝蔥廚子們忙活了幾千年,現在還在津津有味的忙著。

68、《老子》跟《易經》生了許多兒孫。夏、商、周三代之《易經》乃君王問卜之卦、卦形、卦名、卦辭、爻題、及爻辭的總稱。

《老子》跟《易經》作為華夏文化源頭的兩座絕世高峰,對後世中華文化的演進產生了質的影響,從諸子開始,這種影響就已經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了。任何中國本土的思想文化都能在二者中找到影子。《易經》由問卜之卦、卦形、卦名、卦辭、爻題、及爻辭組成,但是其思想內涵卻遠遠不止於問卜,自古就有「好易不占」之說。其包含之易理就是中國幾千年前的宇宙相對論和微觀量子論,而且在這其中,他更引出了聖人君子的境界以及他們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這無異於又是一種聖人道的闡釋途徑,和老子相比,則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異,只不過在敍述中更體現了「慈母」的細緻入微罷了。

69、周朝《易經》卦名、卦序和卦、爻辭等相傳至今,其卦、爻辭可謂神話,也可謂王語,構成中華各子學流派的母本。

周朝《易經》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周易》,從這裏我們也可看出《易經》並非源于周朝,夏商均有自己的《易經》,如《連山》、《歸藏》,只不過於今早已失傳。《易經》的原始文本由伏羲八卦的卦名、卦序和卦、爻辭組成,後來經過文王、周公的卦象組合和孔子的補充,加入了《彖傳》、《象傳》、《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和《文言》,也即我們常說的「十翼」,才成了我們今天的《周易》。從內容量來看,《易經》之廣博無複多言,其中的所有爻辭卦辭象辭可謂字字珠璣,出神入化,包蘊著無比深刻的大道理。華夏後世的所有思想文化莫不植根于《易》,都有賴於《易經》的最初哺育才得以成形,謂其「中華各子學流派的母本」當非過譽。

70、《易經》講道說德頗為駁雜,且跟人事密切糾纏,日日誦讀也是修煉,卻走在「鄉間」的小道上。

《易經》內容深厚廣博,往往微言大義,以象喻理,和《老子》的五千言相比自然要雜蕪許多,對易經的深刻領悟也是通向聖境的法門,只不過這可要極高的悟性與極高的根器,一般人想只通過《易經》來完成修煉以至功德,可就是在走小路了,一來容易迷路,二來費時費力,沒有真正的師傅引導,想讓小路變為捷徑實在太困難了。

(本文轉載自未來中國大學校刊《大學視野》)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