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9日訊】(美國之音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翻譯報導)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戴維·麥考密克(David H. McCormick)12月16日在紐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發表講話,談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係。以下是講話全文,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翻譯。
————-
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戴維·麥考密克
在紐約亞洲協會關於美國與亞洲經濟關係的講話
2008年12月16日
紐約 – 這是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時代。衰退急速而嚴重,動盪已經在全世界迅速蔓延。世界各國在採取行動,儘量減少危機的影響,並在為防止未來發生類似的情況而對全球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展望2009年,局勢異常嚴峻;然而,美國決策者及其他許多國際決策者所採取的協調行動,已經減少了在幾個月前似乎完全可能出現的總體崩潰的可能性。
在全球經濟體中的決策人士採取步驟穩定系統的過程中,我們目睹了程度罕見的合作。今年10月初,工業化國家七國集團宣佈並正在實施協調一致的行動計劃,為市場提供流動資金,保護儲戶,增強對金融機構的信心。
11月初,總統主持召開了20國集團首腦會議,與會領導人承諾推行改革國際金融體制的綜合性方案。我們還看到歐洲、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區的一些國家採取重大財政措施和協調一致的貨幣政策。雖然金融市場已對這些努力作出積極的反應,但不可置疑的是,未來仍很不確定,仍將會有艱難的政策抉擇。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我今天希望回顧一下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同時舉出一些我們在最近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取得的經驗教訓。最後,我將談談目前的動盪會如何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涉及美國和亞洲未來將面臨的經濟挑戰的政策選擇。
全球經濟氣候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在這次危機前的10年中,以低利息、低通貨膨脹率及波動較少的資產市場等為特徵的良性經濟環境,使許多人忽視了存在於金融市場核心的風險與回報平衡關係中的”風險”成分。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在前些年從大部份投資中獲得了高於歷史水平的回報,並繼續希望獲得更高利潤。
因此,金融服務業創造了各種新的綜合金融產品以滿足這一需求,管理者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日益鬆懈。這些因素相互結合,使導致不穩定的條件開始成熟。
風險與回報失衡的狀況在美國房產市場最為明顯。貸款方大幅度放寬了信貸標準,對新一代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adjustable-ratemortgages)產品尤其如此。
2007年夏天,房產市場貸款標準的放寬,加之房產價格的飆升突然停止,無力償還房貸的情況大幅增加,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弱點開始明顯暴露出來。
它反過來對投資者立即造成始料未及的損失,並促使人們先是在房產投資、緊接著在各級其他資產方面重新考慮風險與回報關係。投資者對房產信心的動搖在全球市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激化對現金及資產折現的需求,壓縮了為持續發展所必需的新的貸款與投資計劃。
隨著幾個大型重要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而受救助,人們的擔心日益加劇。信貸市場開始凍結,全世界的消費者和企業發現,使全球金融系統得以順利運轉所依賴的信貸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這種信貸短缺的後果還在持續;但毫無疑問,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減小、投資推遲、失業率上升,全世界的經濟正在極大地放慢發展速度。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Fund)預測,世界經濟增長率預料將從2007年的5%降為2008年的3.75%,而在2009年將降至略高於2%。預期將在2009年縮減0.25%的發達經濟體是造成下降趨勢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包括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在增強根本機制、加速經濟發展和減輕外來衝擊方面取得了令人讚歎的成就。
但過去幾個月來的事實表明,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的壓力不具備免疫力。新興市場作為整體預期會繼續增長,但會放慢速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把原先對2009年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測從5.1%修改為4.1%。
全球經濟需求的減少給許多亞洲經濟體,尤其是那些主要依賴出口實現發展的經濟體,帶來嚴峻挑戰。雖然相對而言,大多數亞洲國家受與抵押有關的資產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外國投資者不再舉債經營及外來需求的減少正在共同導致信貸更為緊縮,對增長的預期下降,從而加劇股票、貨幣和債務市場的動盪。
上述情況打破了過去認為亞洲或世界其他地區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獨立於發達世界經濟增長的概念。目前的痛苦危機表明,在當今貿易投資全球化的時代,太平洋兩岸的經濟──我們的繁榮──不可分割地連在一起。正如亞洲的成功有賴於蓬勃發展的美國一樣,保持美國強勁的經濟增長也需要一個強大和不斷發展的亞洲。這個現實更要求我們必須充分合作,為恢復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和恢復我們經濟的健康增長而努力。
發展美國-亞洲經濟關係的借鑒
如果我們能夠從仍在發生的動盪中吸取教訓,美國-亞洲經濟合作關係將能夠得到加強。毫無疑問,假以時日,我們將會對目前的很多問題作出最佳審度,但今天我想談一談已經開始突顯的五點可借鑒之處,並探討它們對未來決策的意義。
首先,開放國際貿易和投資始終並將繼續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為實現經濟增長與繁榮,美國和亞洲比各自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為相互依賴。在當前憂慮和不安的氣候下,決策者必須確保強有力的溝通和協調,避免採取以鄰為壑的政策,並要防範保護主義的抬頭。
幸運的是,隨著這場危機的加深,全球決策者採取了協調政策行動的應對方式。我前面提到的七國集團的行動計劃旨在通過確保銀行間的借貸來恢覆信貸流動,而中央銀行協調一致的行動已經為市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流動。就雙邊關係而言,作為發展美中經濟關係的重要論壇的戰略經濟對話(StrategicEconomicDialogue),對在危機期間加強我們的交流與合作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
在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經濟戰略對話期間,這一合作呈現於很多方面。例如,為解決危機中出現的貿易融資急劇下降,美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Bank)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宣佈,將為向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提供380多億美元的貿易融資。為抵制短視的保護主義的聲浪,世界各地很多決策人士重申致力於圓滿完成多哈貿易回合併避免對貿易及投資設置新壁壘。
第二個可借鑒之處是,顯然,隨著這場危機蔓延到新興市場,發達國家必須採取迅速一致的行動,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國家中仍易受衝擊的人口會遭受的影響。然而,情況一向是,單靠提供資源本身並不能解決因政策不力帶來的問題。
因此,在通過雙邊或國際金融機構(International FinancialInstitutions)提供金融援助之前,我們必須明確經濟脆弱的根本原因,並一定要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在對問題的根源和適當的應對政策作出評估之前提供大量貸款,也將損害國際金融機構──因為它會減少可用於援助其他有需要國家的資金,同時損害到金融機構的信譽。在各方都需要財政援助的時期,我們必須明智地使用納稅人有限的資源,加強金融穩定和推動重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
但是,在需要資源的時候,國際金融機構當然是眾望所歸,這些機構必須在為成員國提供援助時表現出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國際金融機構必須審核現行項目和資源,確定它們是否有足夠能力應對這些挑戰。
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1500億美元的借貸能力,而世界銀行(WorldBank)有能力把目前的放貸額提高近三倍,達到在未來三年內每年提供350億美元。這兩個組織採取了令人鼓舞的步驟,制定新項目和新措施,迅速增加它們的承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宣佈建立短期流動性貸款機制(Short-Term LiquidityFacility),用於幫助成效很好但面臨暫時資金流動困難的成員。世界銀行和一些多邊開發銀行也在制定創新辦法,加強國家金融業,解決可能出現的貿易融資短缺。雖然這些機構必須迅速行動,但我們必須審慎,不能要求它們採取超出其權限或金融能力的做法。
第三,隨著國際金融機構發揮更關鍵的作用,它們的大膽改革應當得到支持。一再拖延只會損害這些機構的效力與合理性。美國一直提倡注重管理,明確表示這些機構必須通過改革保持其存在意義。
此外,正如20國集團峰會與會領導人強調指出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管理問題是機構合理性的關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進行的配額制改革雖然是一個重要步驟,但這項改革應當更大膽,確保各新興市場在談判桌上佔據一席之地,從而更合理地反映它們對世界經濟日益強大的影響。
美國還大力呼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董事會精簡結構、強化職能,並敦促其他國家與我們共同努力,到2012年將董事會席位從24個削減到20個,但不削減新興市場或發展中國家的席位。此外,美國全力支持金融穩定論壇(Financial StabilityForum)擴充成員,接納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我高興地告訴大家,金融穩定論壇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完成一項擴充成員的方案。
然而,增強代表性不是單方向的,新興市場國家在享有更大發言權和影響力的同時,必須承擔起更大的領導責任,並在這些機構中扮演建設性夥伴的角色。
第四,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謹記私營行業一定要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政府和國際金融機構無法單獨化解這場危機,它們不能、也不應該排擠私營業。
為順利度過這場危機,私營行業必須發揮積極作用,特別是那些得益於公共部門支持的產業。在有必要進行政府干預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考慮能具體讓私營部門協助復甦的方式。
以美國為例,我們通過直接注資已幫助金融業保持穩定,但最終必須由銀行運用這些資金,以負責任的方式恢復向消費者和公司企業發放貸款。同樣地,在資本帳戶吃緊的國家,銀行必須採取負責任的措施,避免加劇受到危機波及的國家的展期風險。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政府干預時期,我們必須慎重考慮長遠影響,以及政府逐步放手的最佳方式。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財政部制定了不鼓勵長期政府所有權的資本收購計劃(Capital Purchase Program)。
最後,亞洲和美國都必須全力解決導致這場危機的根本的宏觀經濟政策問題。圍繞其中一些問題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決策人士已對全球不平衡的形成表示憂慮。由於這場動盪,我們看到了一種逐步重新平衡的趨勢,美國經常帳赤字開始縮減,新興市場也採取措施擴大內需。但我們必須在世界經濟復甦的過程中防止重大的不平衡再度出現。
對亞洲很多國家而言,這場危機突顯了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有必要大力增加國內需求。對日本和很多歐洲國家而言,這意味著通過改革規章增加競爭、創業和投資,形成更強勁的國內導向發展。而美國則鼓勵國內儲蓄並從長遠降低政府赤字。除上述政策措施外,確保匯率靈活性的步驟也對實現必要的經濟調整具有關鍵作用。
結束語
明年將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全世界的決策者將繼續採取措施穩定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同時為消除這場危機的根源實行必要改革。很多重要步驟將通過20國集團領導人機制完成,但我們也必須照顧到該機制之外的國家並同這些國家協同努力。
20國集團領導人顯然嚴肅地對待他們所肩負的全面改革使命,並致力於在下一屆峰會於明年四月在英國舉行前的幾個月裡實行重大改革。
美國和亞洲將會在任何一個有效的多邊政策行動中佔據中心位置。我們必須尋找途徑,加強我們的合作,並利用我們的地區、多邊和雙邊對話和關係,確保上述努力合理而有效。
前面的道路不會平坦,但美國和亞洲的經濟夥伴關係處於我們實現?蘇的核心。在共同經歷這場風暴之後,我們的經濟關係無疑將變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