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5日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與美國天文學者研究團隊,解開「棕矮星」(brown dwarf)形成的秘密,登上12月「天文物理期刊通訊」,受到國際學術界關注。
中研院越南籍訪問學者潘保玉今天表示,之前認為要透過新一代儀器,才能觀測到如此微弱的物質流;這次透過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SubmillimeterArray,簡稱SMA),竟然就能觀測到,「這真是個天大的驚喜,顯示次毫米波陣列有著超凡的潛力」。
棕矮星是一種介於恆星與行星之間的天體,但棕矮星的誕生方式到底是像恆星還是像行星,始終是個謎,天文學家對此爭論不休。
研究團隊表示,論文最大貢獻在於找到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棕矮星的形成,較類似於一般恆星的形成。研究團隊觀測到一個稱為「ISO-Oph 102」的天體,向外流出由一氧化碳組成的分子流,類似這樣向外流出的分子流,一般只會出現在年輕恆星或原恆星(protostars)的特有現象。
研究團隊解釋,據推估,「ISO-Oph 102」的質量只相當於60個木星,意味「ISO-Oph 102」的質量太小,不足以成為一顆恆星,「ISO-Oph 102」被天文學家歸類為「棕矮星」(質量相當於15到75個木星)。
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天文學家賀曾樸表示,研究團隊發現說明棕矮星與恆星兩者誕生機制相同,至於最後形成棕矮星或是一般恆星,是看過程中可資利用物質的多寡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