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人說的「掐菜」,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綠豆芽。
關於豆芽有個趣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遵儒術,奠定了孔子的學術地位後,數千年來,孔氏後裔受歷代君王封賜,並在飲食方面自成一局,不免也流傳了一些孔府的獨門菜譜,甚至其盛名與內容的豐富不下於御膳房呢。
豆芽便在孔府菜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甚至孔府還在眾多「戶人」中,專設了「擇豆芽戶」,何以如此慎重?緣由是:曾將公主下嫁孔府第七十二代衍聖公的乾隆皇帝,經常到孔府探望女兒。
有一次,他又到了孔家,用膳時,因為沒有胃口所以吃得很少,這使得侍膳在旁的衍聖公很著急,便傳話要孔府的廚子想辦法在菜餚上下功夫,偏偏山珍海味都引不起他的興趣。
廚子臨時抓了把豆芽,用花椒粒炒炒就端了上去。乾隆皇帝沒見過花椒,更沒吃過豆芽,便好奇的嚐了嚐,竟然大讚味道不錯,使得衍聖公鬆了一口氣。
從此,不但『炒豆芽』列入了孔府菜的名譜,還不時進貢宮中。這段佚聞雖然在時機上或屬巧合,但是豆芽菜的清爽鮮嫩卻是不假。
龍井蝦仁這道菜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到杭州時,在西湖一家小酒店進餐,點了幾道菜,其中一道就是炒蝦仁。點好菜後,乾隆皇帝從身上掏出一包從龍井取來的茶葉,要店家沖泡來解渴。
乾隆皇帝取茶葉時,店小二看見了乾隆皇帝的龍袍,嚇了一大跳,急忙跑進廚房告訴掌勺的店主。當時店 主正在炒蝦仁,一聽聖上駕到,心中一陣緊張,竟將店小二拿來的龍井茶葉當作蔥段,撒在剛炒好的蝦仁上。
誰知這道菜送給乾隆皇帝吃時,感到清香撲鼻,嚐之鮮嫩可口,龍井翠綠欲滴,蝦仁白嫩晶瑩,連聲稱讚。後來這道菜流傳於民間,並定名為『龍井蝦仁』。
『乾菜鴨子』是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見江南水鄉,湖泊眾多,鴨子成群、滿湖亂竄,頓生嚐鮮之意。因為鴨毛多而難拔,而此時已近晌午,無暇仔細清理乾淨,廚子情急生智,撒了一把乾菜和鴨子一道烹製。鴨子身上的細毛被黑乎乎的乾菜一裹,就難以分辨清楚。乾隆皇帝吃後大讚味道鮮美,一道名菜也就誕生了。
歷史上,喜歡微服出巡的乾隆皇帝,在遊歷江南時,有一回駐蹕在文淵閣大學士劉綸家中。劉綸的生活非常節儉,乾隆皇帝吃了一道題名為『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的菜,大為讚賞,回到宮中猶念念不忘。其實,這不過是平民百姓常吃的一道家常菜罷了,被劉大學士造作得如此文雅,也不過是文人舞文弄墨的本性,用以掩飾寒酸的解嘲而已,竟讓食遍山珍海味、天下美食的皇帝大老爺大為青睞,視為希罕,也是趣聞了。
說穿了,不過是盤菠菜燒豆腐而已,之所以如此受抬舉,理由無它,清爽是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