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的世界

寫在大紐約區海外台灣人筆會年會之前

人氣 5

(大紀元12月13日訊)

  1970年代中期筆者離開台灣到美國念研究所,那時候黃春明已經是文壇名人。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鑼」、「莎喲娜啦再見」等分別於1967、68、69以及1973發表於「文學季刊」上。2001年,筆者任大溫莎區台美公民協會會長期間,曾舉辦一次台灣文學的演講會,推介哥倫此亞大學出版的8部英譯作品系列(可參閱收集於「普林斯頓散記」的拙作「也是失聲的一代?」)。黃先生的「蘋果的滋味」文集(The Taste of Apple)正是8部系列作品之一,於是趁機拜讀,對他的小說創作功力大為佩服。

  2006年初,應朋友之邀參加北澤西同鄉會。記得那次的會場像個布幔圍繞的大帳篷,該是旅館的宴席廳吧。那天約有兩百位同鄉,在圓桌酒席坐下等開場之際,彷彿聽到背後有人談黃春明,當時還頗為吃驚,不料晚宴前竟在走道上碰面。我喊了一聲「是不是黃春明先生?」他像見到老鄰居一般,很和氣的馬上跟我打個招呼,亳無大作家的架子。不久很榮幸的又在「大紐約區台灣人筆會」再次聆聽作家演講。台美佳壇教會這個場地把演講者和聽眾拉近了,在台下見他著白襯衫、手執活動麥克風、亦談亦演,靈感如泉湧的風采令人難忘。

  筆者的印象,在現代華語鄉土作家之中,黃春明與魯迅是對照強烈的兩個典型。閱魯迅的作品,彷彿聽到、感到病入膏荒的老中國的「吶喊」、「彷徨」;讀黃春明的小說,尤其早期的成名作,則好比童年鄉下時與街坊老少在戲院,坐著木板凳看戲看得入神。作家魯迅焦慮的想替自己的民族下診斷,作家黃春明潛入虛構人物的情境,簡直就是他們的「影舞者」;而黃春明關注的對象往往是普世存在的貧戶、妓女,他們卑微的生涯細節,以及為起碼的需求所付出的代價;「兒子的大玩偶」、「鑼」、「看海的日子」等是此類的典型之作。

  黃春明創作的全盛期正值台灣社會經濟型態逐漸轉變,身邊所見,那些社會結構重整中被犧牲的大自然以及人情倫理、被邊緣化的小人物的處境,以及他們為了搶救一點立足之地令人扼腕的掙扎與頓悟,都巧巧的出現在他的小說世界;「溺死一隻貓」、「青番公的故事」、「放生」等是屬於這一類的作品。若說黃先生在台北大都會謀生的生涯,在其小說世界裡亳無痕跡,這可是個笑話;「蘋果的滋味」、「莎喲娜啦再見」,裡面的人物也還是包括著下階層,但是構思、筆觸多了一些異文明衝撞而衍生的溫煦關照、嘲諷。他把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繪在台灣風土人情的帆布上,尤其,位於島嶼東岸、昔日繞過「九灣十八拐」方纔抵達的宜蘭原鄉,經由這位本地才子的創作,成為寶島文學想像中一個饒富意義的標誌。

  「文學到底有甚麼功用?」,或者,「藝術須不須要有功用?」相信這是不少人悶在心裡的問號。最近翻閱黃先生的作品,這些問題難免又浮現。我們不妨想像第二次大戰正如火如荼之際,8歲失母的黃春明,如何在宜蘭羅東5個孩子的家庭長大、一路走過台灣蛻變的時代,在糾葛的地緣歷史情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曾經因讀了俄國小說家契訶夫(Chekhov)作品,而「突破自憐的繭」,這位有華語文學福克納(Faulkner)光環的宜蘭之子,隨著全球文化碰撞氛圍的擴散、歲月的飛逝,逐漸把關注的焦點移到在東海岸的舊家園,以其名氣、精力、才華照亮老人與小孩的世界。創辦發行於2005年的鄉土文學雜誌「九灣十八拐」就是一個見證,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土地行動家」黃春明。

  很高興這位台灣國寶級作家將在2009年1月1日,蒞臨大紐約區筆會的第5次年會;並且在隆重邀請下,將以「從看海的日子到放生–非人性化社會中的良知」為題與朋友們作深度探討,在晚宴後分享「文學創作—心靈的歷程」。只要您對人文有些許關懷,或者對台灣鄉土有幾絲印象,這將是滿載而歸的豐收時節。比外,何妨在這段拭目以待的時間,想辦法讀讀黃春明的作品。

  附註:年會地點:Saddle Brook Hotel,50 Kenny Place,Saddle Brook,NJ 07663,電話:(201)843-0600。時間:2009年元月1日下午1點至6點半,內容:節目豐富涵蓋文學、身心健康、政冶話題。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進黨:政黨二次輪替  台灣人權倒退
08年洛城台灣影展12至14日舉行
曹長青:達賴喇嘛的絕望促台灣人覺醒
人權日請願團體彙集聯合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