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課教材(高級):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13
【字號】    
   標籤: tags:

系列轉載由來:此文化課教材是正見網編輯部爲弘揚中國神傳文化,編寫的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大紀元教育欄目編輯亦身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下一代延續的重要性,特將全系列轉載過來與廣大讀者分享。)

◇◇◇ ◇◇◇ ◇◇◇

【原文】
子曰:「吾未見(1)好(2) 德,如好色(3)者也。」(《論語·子罕第九》)

【註釋】
(1) 未見:沒看過。
(2) 好:(音浩),喜愛。
(3) 色:女色。可泛指外在的感官享受。

【語譯】
孔子說:「我沒見過喜愛道德像喜愛女色一樣的人!」

【研析】
生活在紅塵俗世之中,花花世界容易令人炫目。生活上種種維持生命延續的需求,從想要得到基本的溫飽,到滿足無限度的感官享受,常常落得茫茫沒有終日。不但容易迷失自己做人的目地,也容易在追求的過程中失德造業。要是有人能夠清澈透明自己的心,懷有高超的志向,不為外物所困,時時以德潤身,終其一生,那是多麼可貴的啊!

【延伸思考】
1、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偶像是誰?在偶像的身上學到了什麼?
2、你在哪一方面會花較多的錢?為什麼?

* * *
【相關資料】

縱情聲色 禍國害己

《道德經》中說:「五色使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聾。」也就是說,過份喜好音樂,會使人失去和氣,不能聽清楚聲音。老子認識到物極必反的道理,強調凡事應有度,同時也要防患於未然,對音、樂須多加克制。

孟子說:「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伯夷是孤竹君的長子,因推讓君位而逃隱到首陽山,在殷亡後拒絕食周粟被餓死。他歷來被讚頌為聖人中最清高的人。《論語》記載了孔子回答顏淵詢問關於治理國家的問題時,曾說:「要捨棄鄭國的音樂。」鄭國音樂屬於縱情的靡靡之音,在孔子看來,這種音樂是使男人沉迷於美色誘惑的聲音,會敗壞人的性情和愛好。

《禮記·樂記》記載,魏文侯不好古樂,正襟危坐也聽不懂,而偏愛歡愉的鄭國和衛國音樂,躺在臥榻上聽的興趣盎然。唐玄宗不好琴聲,而喜愛外族傳來的羯鼓,認為它的聲音能除去自己心中的鬱悶之氣。這二位君主不喜愛古代聖哲的雅樂,卻喜歡世俗粗俗淫邪的音樂,成為後世人的笑柄。

《天寶遺事》載:唐明皇創作了《霓裳羽衣曲》後,訓練宮女,讓她們載歌載舞,用於娛樂卻疏於朝政,導致安史之亂。史載陳後主和群臣常在後庭飲酒取樂,讓嬪妃們和客人共唱《玉樹後庭花》。他們如此沉溺於歌舞中,朝政鬆懈而致亡國。這兩位君主沉醉於快樂歌舞中,也埋下國破家亡的禍端。

晉朝的石崇利用職權積斂錢財,揮金如土,沉溺聲色犬馬、榮華富貴中,買女子教她們唱歌跳舞,揮霍無度,結果不僅惹禍被斬,而且殃及父母、妻兒,這正是「妖曲未盡,死期已到。」

擾亂人心智的聲色是如此禍國害己,對它的誘惑,明智的人怎麼能夠不加以拒絕呢?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第四 》)
  • 郗超與謝玄私交不睦。苻堅將篡奪晉君的帝位,已經攻佔了梁、岐,且下一步準備取下淮陰。當時朝廷討論想派遣謝玄率軍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有郗超說:「他必定能完成任務。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過,他讓每個人都能發揮長才;雖然如同履、屐之間的小差異,也都能做到適當的任用。由此可推論,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謝玄在立下輔佐帝業的大功後,當時的人都讚歎郗超的先見之明,且推崇他不因個人的好惡而隱藏別人的優點。
  • 霍諝,東漢人,從小就顯露不凡的才氣,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嚴厲的審問拷打。
  • 冉求曰:「非不說(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2)。今女(3)畫(4)。」 (《論語·雍也第六》)
  • 過江諸人(1),每至暇日(2),輒(3)相要(4)出(5)新亭(6),藉卉(7)飲宴。周侯(8)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9),舉目有江河之異(10)!」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11)愀然(12)變色曰:「當共戮力(13)王室,克復神州(14);何至作楚囚相對泣(15)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第四》)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楚有養狙(1)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2),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 晏子聘(2)於吳,吳王問:「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對曰:「君順懷之(3),政治歸之(4),不懷暴君之祿,不居亂國之位,君子見兆則退(5),不與亂國俱滅,不與暴君偕亡(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