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報導】海基會談判團隊風雲錄專題之二(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台北三日電)從反共堡壘到大談和解,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的轉變,讓很多資深的兩岸記者感到有趣,卻又不覺得奇怪。
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任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時,總統馬英九是當時的特任副主委,高孔廉是另一名副主委。兩人一個負責法律,一個主管經貿,是黃昆輝得力的左右手,更是貫徹前總統李登輝政策的重要助力。
馬英九轉任法務部長之後,高孔廉接下特任副主委的位子。也因為當時政府的兩岸政策十分保守,特別是在兩岸經濟交流議題上,紅線清楚,讓兼任發言人的高孔廉面對媒體頻頻追問政府政策開放速度過慢,也只能拿出法令一一說明,也因此被媒體戲稱他是中華民國政府最堅決的「反共堡壘」。
還是陸委會發言人的高孔廉,面對媒體談的都是兩岸政策開放速度不能過快;改做海基會發言人的高孔廉,卻大談兩岸應該和解開放,互信互利。看著高孔廉的改變,資深的兩岸媒體人說,這是時代的必然轉變,發言人就該做好發言人的工作。
但真的瞭解高孔廉就會知道,現在的他,推動兩岸和平往來之所以會這麼積極,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學經濟出身的他,即使在陸委會副主委任內,也常私下說,兩岸不能不交流,否則台灣勢將被邊緣化。
民進黨執政後,高孔廉回到學校教書,專攻企業管理,對於他專精的大陸經濟,也一直未忘情。當過陸委會副主委,又是兩岸經濟學者的他,在過去八年裡,是財經媒體諮詢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採訪對象。
新政府上任之後,積極推動的「先經濟、後政治」兩岸政策,和高孔廉的專業不謀而合。過去他與馬總統在陸委會的合作無間,加上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國民黨同樣負責大陸台商業務,高孔廉接下政府白手套—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職務,外界一點也不感意外。
不過,和總是面帶微笑的江丙坤不同,沒有表情時的高孔廉,乍看之下總讓人以為他心情不好。外型雖然讓他吃了點小虧,卻也給了他在談判桌上收放自如的絕佳武器。
一名多次和高孔廉交手的海協會工作人員有次透露,第一次上桌協商時,總覺得板著臉的高孔廉很難討好,儘管大陸方面做出讓步了,總好像還是不滿意。等工作會談結束後,兩人在外頭聊了起來,這才知道,原來高孔廉是個性溫和的學者。看起來嚴肅表情的高孔廉,注定天生就是個談判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