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學家近期發現處於起源階段的早期龜類化石,揭示長期困擾學術界的「龜甲形成之謎」。這個成果發表在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新華網報導,這批原始龜類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淳等人發現於貴州省關嶺縣距今2.2億年前的晚三疊世早期地層。研究顯示這些古代龜類具有細密的牙齒及雛形狀態的甲殼結構,故被命名為「半甲齒龜」。
李淳說,三疊紀時期的龜類化石在世界上極為罕見,此前公認的三個屬種發現於德國、泰國和阿根廷。但是所有這些化石種類都已經與現代龜類非常相似,無法為其起源提供充分線索,因而長期以來龜類起源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科學界只能透過現代龜類的胚胎發育和少數體表具有甲片的古代爬行動物化石對此加以推測。
李淳等人的研究發現,與此前科學界的普遍推斷不同,「半甲齒龜」的身體結構顯示,龜類腹甲的形成遠遠早於其背甲,當腹部的甲殼已經演化到與今天的龜類相差無幾時,背部的甲殼才剛剛開始出現,這一過程與現代龜類的胚胎發育十分相似。
另外,背甲的形成始於脊椎位置,同時與肋骨的特化有顯著關係,而與先前推測的單獨存在的甲片無關。這些化石進一步顯示,龜類的起源遠較以往的認識更為複雜,年代也更為久遠。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生物學家都認為龜類是在陸地上起源,只有少數學者推測龜類起源於水環境。「半甲齒龜」的骨骼結構及化石發現地點的地質情況顯示,這種原始龜類很可能生活於海濱或者河流三角洲地帶,適應於水生環境的程度與今天的甲魚相似。
另據論文作者之一、貴州省地質調查院教授王立亭表示,包括化石產地關嶺縣在內的貴州西南部地區近年來發現了豐富的水生爬行動物化石,這些化石的科學價值越來越為世界所矚目,近年來已有多篇論文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