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時尚區-瑪蕾區(Le Marais)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亦菲法國報導)位於巴黎塞納河右岸的瑪蕾區(Le Marais)是巴黎少有的古老街區之一,至今保留巴黎中世紀的原風貌。瑪蕾區東起「巴士底廣場」(Place de Bastille)西至「夏特萊廣場」(Place de Chatelet),北起「共和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南至賽納河畔。

瑪蕾區(Le Marais)原是一片沼澤地,12世紀時按照宗教的意願,開墾這塊地之後建立了一些行政機構,從16世紀亨利5世建立皇家廣場〈就是後來的孚日廣場 (Place des Vosges)〉起,貴族階層紛紛在它周圍建起豪華別墅,很快就形成了新的富人區,這些豪華別墅遺留到今天給巴黎城添加一道獨特風景。

17和18世紀為止瑪蕾區居住的仍然是貴族階層,他們常常參加聖•路易教堂裡舉行的彌撒會,會去聽當時有名的作曲家夏邦提耶(Marc Antoine Charpentier)(法國首位譜寫清唱劇的作曲家),康普拉(Andre Campra)等編曲的音樂。

隨著凡爾賽宮的落成,瑪蕾區的貴族們也跟著離去,豪華官邸和宮廷式建築物被工人,酒商,以及手工藝者所購買。

拿破侖3世時期出爐一套巴黎都市重建計劃,當時任巴黎警察局局長的奧斯曼(Georges Eugene Haussmann)主管這項計劃,把眾多中世紀的狹窄而昏暗的胡同變成兩面整齊而寬敞的林蔭大道,後來人們叫這些板正的建築物叫奧斯曼風格建築物。

瑪 蕾區是唯一在這次規劃中逃脫的,沒有被拆毀的街區,這裡至今完整得保留中世紀的原風貌,狹窄小巷彎曲而不規律,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富人官邸邊有簡陋的平民房 傾斜得依靠著,整個街景看起來參差不齊,表現當時社會的富人的奢侈與窮人的艱辛。法國革命驅趕了這裡的富裕階層之後,瑪蕾區的豪華住宅被一些手工藝者與工 人們居住,老城堡也變成了作工坊。

從19世紀到20世紀前半期東歐的猶太人逐漸定居到此區從事成衣製造業,但好景不長從1940年起納粹控制 法國開始這裡的猶太社團成為他們的攻擊對象。今天的瑪蕾區仍然是猶太人聚集區,在那裏有裝飾講究的時裝店和概念性裝潢設計店等雲集之外最近眾多畫廊也開始 坐落在此區。

中國區

瑪蕾區的北部也是巴黎最老的中國人社區,從廟宇街(rue du Temple)和共和街(Republique)臨界處也可以找到中國教堂。

一戰之後,法國需要一些干重活勞動力,當時的中國政府以不參加戰爭為條件按法國政府的要求派送一千多僑民,此後一些僑民留下來定居在瑪蕾區就成了在法國的第一批華僑。今天第3區的的中國華僑主要是溫州人,從事首飾與皮包等各種時尚品批發。

今 天的瑪蕾區是巴黎時尚代言區,是巴黎人最愛去消遣的一個地方,在這裡每天可以聽到節日般的歡笑和分享輕鬆心情的氣氛。晝夜不分的生氣勃勃的生活氣息會感染 來這兒的所有的人,不管是漫步在小巷間或在滿街的精品店上購物,進到胡同裡的劇院聽一聽話劇,或是陽光燦爛的時候在酒吧露台上喝點咖啡,在這裡年輕人,老年人,巴黎人,外國人穿越巷間小路,互動在一起促成彼此間的友誼,要去瑪蕾區可以在Saint-Paul, Hôtel de Ville , Rambuteau et和Arts et Metiers等站下車。(//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黨魁選舉引發爭議  法國社會黨展開調查
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選戰超白熱化
科學家發現止痛新法
巴黎股市漲幅10.09%  創歷史次高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