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5日訊】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一份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國內消費的方案正由國家發改委緊張起草。
照理說,要漲工資了,本應使廣大低收入者和網民們一片叫好,但卻激起一片質疑反
對之聲,網友們紛紛發博,表達自己的想法。
又是職位越高漲得越多?
據網友“雙履帶裝甲車”在博客中稱對“刺激消費方案不感冒”:“一是擔心這個方案會造成人為的通貨膨脹,而使得自己的收入縮水;二是擔心方案只是針對‘體制內’的公務、行政人員(即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幹部職工等。而並不能惠及目前最龐大的就業群體,也是收入水平最低的群體———農民、農民工、前下崗職工、城市平民等。”
“雙履帶裝甲車”認為,過去每一次的“漲工資”方案都是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出台,卻最終落實到了公務員的身上,而事業單位、國企幹部職工也會分一杯羹。而國家統計局及其他部門所統計的數字也主要是指領“國家工資”的人員。
網友“書生之見”也認為:“每次漲工資確實也是在漲,但是基層職工能漲個百十塊錢就不錯了,領導們漲得多,領導的職位越高漲得越離譜。打個比方說,馬明哲年收入6000萬,他們的一般前台接待人員的年薪又是多少?如果說,漲工資的大頭都集中到了少數人或者特定群體的頭上,那麼所謂的‘漲工資’除了人為擴大貧富差距和製造漂亮的統計數據之外,又有多少實際意義呢?”
對此,網友們還對“平均工資”編了一個順口溜:“王家有錢一千萬,九個鄰居窮光蛋。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王百萬。”
網友“大旗”說得好:“是好是壞?這還得看方案的具體落實。要想刺激消費,首先要讓老百姓確確實實手中有錢,不然一切皆空談。”
加薪的真金白銀哪裏來?
網友“池墨”發博稱:“自己更關心提高的工資錢從哪裏來?”在他看來,“錢是由政府財政撥款,還是由用人單位從成本中列支?在用人單位紛紛裁員的情況下,提高工資或許會變成一句空話。”
網友“逍遙客”分析道:“在金融危機的風暴下,一些行業的企業舉步維艱,紛紛裁員,在此情況下,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都已經變成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遑論大范圍提高社會工資了。”
看來,錢從哪裏來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加工資的盛宴並不是一場吆喝,是需要真金白銀地拿出錢來的。
“提高社會工資方案”讓誰埋單?網友“yewei123”認為:“說得不好聽點,政策是政策,企業不實施員工也沒辦法。社會工資的提高還是要靠企業自身的優勢來著實和政府的有利政策做後盾才行,要不然企業靠自己埋單會比較難。”
專家觀點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華如興認為,提高社會工資可能要暫緩。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也擔心相關調整會在政策上出現前後矛盾。
“大範圍提高社會工資刺激消費可能性不大。”曹建海認為,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獲利很難,生存已受到影響。目前,國家正通過減稅、擴大貸款、提供市場等努力保護中小企業,使它們能生存下去。
“投資只是過渡性的措施,從長遠來看,拉動內需還是要靠消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華如興認為,個稅起征點起碼要提高到5000元。
漲工資千萬別漲物價
網友“嫣然玫瑰”是抱著小心緊張的心情來看待加工資這件事的:“希望不要只打雷不下雨,百姓就擔心錢還沒有到,物價就飛漲起來。如果物價比工資漲得還快,百姓並沒有得實惠,都沒內需了,百姓不會滿意。”
網友“和諧人間”則稱:“發改委又管發錢,又管物價,希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網友“穎穎”則認為:“政府拿出4萬億抑或10萬億刺激投資的蛋糕後,還能拿得出多少錢來增加百姓收入、改善民生?所以我們對加薪不妨抱平常心,否則期望越高大、失望越大。”
重在中低收入者消費
網友“馬健”認為:“如果說4萬億元的投資要重在農村和中西部落後地區的公共服務的話,那麼擴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國內消費的方案則應重在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切實讓中低收入居民有錢消費。”
網友“四面來風”質疑時下的“高薪病”時稱:“日本豐田一線員工與一線工長、科長的收入差距最多不過2倍,與公司董事、工廠總經理最多也不過3倍。而中國公司收入差距都是幾十倍上百倍!”
網友“娟子”則強調:“提高社會工資需注重公平,在適度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水平的同時,更應注重提高企業人員收入水平;在規範壟斷企業工資發放的同時,要注重提高非壟斷企業的工資水平;在抑制國有企業管理層工資過快增長的同時,更要注重提高普通職工的收入標準,縮小管理層與一般職工的收入差距。”
(//www.dajiyuan.com)